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目录 | 第16-18页 |
图目录 | 第18-19页 |
表目录 | 第19-21页 |
符号说明 | 第21页 |
名词解释 | 第21-2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2-3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2-2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22-2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4-29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4-27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7-29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9-3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1.3.3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31-34页 |
第二章 全要素生产率相关理论及其变化率的分解 | 第34-46页 |
2.1 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 | 第34-38页 |
2.1.1 生产率的概念 | 第34页 |
2.1.2 全要素生产率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概念 | 第34-35页 |
2.1.3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构成 | 第35-37页 |
2.1.4 全要素生产率的图解 | 第37-38页 |
2.1.5 研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意义 | 第38页 |
2.2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测度方法分析 | 第38-46页 |
2.2.1 参数法 | 第38-43页 |
2.2.2 非参数法 | 第43-46页 |
第三章 中国电信业改革、区域差异及技术效率研究 | 第46-76页 |
3.1 基于DEA的中国电信业改革与效率研究 | 第46-60页 |
3.1.1 引言 | 第46-48页 |
3.1.2 模型与数据 | 第48-50页 |
3.1.3 指标选取和数据说明 | 第50-51页 |
3.1.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51-57页 |
3.1.5 小结 | 第57-60页 |
3.2 三阶段DEA模型分析 | 第60-73页 |
3.2.1 引言 | 第60-61页 |
3.2.2 模型与数据 | 第61-63页 |
3.2.3 结果估计及分析 | 第63-73页 |
3.2.4 小结 | 第73页 |
3.3 结论与启示 | 第73-76页 |
第四章 中国电信业改革、全要素生产率及区域差异研究 | 第76-102页 |
4.1 引言 | 第76-78页 |
4.2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电信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 第78-87页 |
4.2.1 模型的建立与数据说明 | 第78-79页 |
4.2.2 实证结果分析 | 第79-86页 |
4.2.3 小结 | 第86-87页 |
4.3 基于SFA的中国电信业全要素生产率分解研究 | 第87-97页 |
4.3.1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的基本模型 | 第87-90页 |
4.3.2 结果分析 | 第90-96页 |
4.3.3 小结 | 第96-97页 |
4.4 中国电信业区域发展的趋同检验 | 第97-9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9-102页 |
第五章 中国电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外生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102-122页 |
5.1 引言 | 第102-104页 |
5.2 变量说明与模型设定 | 第104-107页 |
5.2.1 变量说明 | 第104-106页 |
5.2.2 模型设定 | 第106-107页 |
5.3 参数估计与结果讨论 | 第107-120页 |
5.3.1 参数估计 | 第107-117页 |
5.3.2 实证结果及讨论 | 第117-120页 |
5.4 小结 | 第120-122页 |
第六章 中国电信业全要生长率增长的内生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122-144页 |
6.1 理论模型与数据 | 第122-128页 |
6.1.1 理论模型与变量选取 | 第122-127页 |
6.1.2 模型设定 | 第127-128页 |
6.2 参数估计与结果讨论 | 第128-142页 |
6.2.1 参数估计 | 第128-140页 |
6.2.2 实证结果及讨论 | 第140-142页 |
6.3 小结 | 第142-144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44-148页 |
7.1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 第144-147页 |
7.2 研究不足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第147-148页 |
参考文献 | 第148-158页 |
致谢 | 第158-159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