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3页 |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10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0页 |
基本概念解释 | 第10-11页 |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类型动画的主要特征 | 第13-21页 |
1.1 类型电影与类型动画 | 第13-15页 |
1.2 当前类型动画的主要特征 | 第15-20页 |
1.3 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中国动画的发展背景 | 第21-32页 |
2.1 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学派”的兴衰 | 第21-23页 |
2.2 中国动画发展历程与动画强国的主要区别 | 第23-24页 |
2.3 中国动画的现状与社会环境 | 第24-30页 |
2.3.1 中国动画的行业环境分析 | 第25-27页 |
2.3.2 中国动画舆论与人文环境 | 第27-29页 |
2.3.3 中国动画发展的政策环境 | 第29-30页 |
2.4 中国动画类型化发展的必然性 | 第30-31页 |
2.5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中国动画产业现状 | 第32-38页 |
3.1 中国电影动画现状 | 第32-33页 |
3.2 中国电视动画现状 | 第33-34页 |
3.3 网络媒体动画现状 | 第34-35页 |
3.4 中国高校动画教育与动画产业 | 第35-36页 |
3.5 中国动画产业的整体格局与国外的比较 | 第36-37页 |
3.6 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中国动画的类型模式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38-53页 |
4.1. 中国动画的类型模式现状 | 第38-51页 |
4.1.1 以影视题材分类方式的动画类型模式 | 第38-43页 |
4.1.1.1 以影视题材分类方式的动画类型现状 | 第38-39页 |
4.1.1.2 神话题材的《大闹天宫》 | 第39-43页 |
4.1.2 以画面造型艺术风格为分类方式的动画类型 | 第43-48页 |
4.1.2.1 国产动画艺术风格现状 | 第43-45页 |
4.1.2.2 国产动画《山水情》与中国动画的艺术风格 | 第45-48页 |
4.1.3 以传播渠道为分类方式的动画类型 | 第48-51页 |
4.1.3.1 中国动画传播渠道分析 | 第48-49页 |
4.1.3.2 网络动画的成功之作《泡芙小姐》分析 | 第49-51页 |
4.2 中国动画类型模式发展展望 | 第51-52页 |
4.3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中国类型动画的主要特征、受众策略与道路选择 | 第53-61页 |
5.1 中国动画类型化的艺术文化特征 | 第53-55页 |
5.2 国产类型动画的受众策略 | 第55-57页 |
5.2.1 传统动画受众观念的不足 | 第55-56页 |
5.2.2 当前中国动画观众年龄分布 | 第56页 |
5.2.3 中国类型动画受众策略 | 第56-57页 |
5.3 中国动画类型化发展的传播、营销方式 | 第57-58页 |
5.4 中国类型动画模式的道路选择分析 | 第58-6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主要结论 | 第61页 |
展望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