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南充市黄溪乡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7页
        1.2.1 国外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第13-14页
        1.2.2 国内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概况第14-17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7-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3.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2章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的理论基础第20-26页
    2.1 土地整理及其效益评价概述第20-21页
        2.1.1 土地整理的内涵第20页
        2.1.2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概述第20-21页
    2.2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的内容第21-22页
        2.2.1 经济效益第21页
        2.2.2 社会效益第21页
        2.2.3 生态效益第21-22页
        2.2.4 综合效益第22页
    2.3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的原则第22-23页
        2.3.1 科学性原则第22-23页
        2.3.2 公正性原则第23页
        2.3.3 全面性原则第23页
        2.3.4 对比性原则第23页
    2.4 理论依据第23-26页
        2.4.1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第23-24页
        2.4.2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第24页
        2.4.3 成本-收益理论第24页
        2.4.4 景观生态学理论第24-25页
        2.4.5 区位理论第25页
        2.4.6 系统理论第25-26页
第3章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第26-38页
    3.1 评价的步骤和方法第26-27页
        3.1.1 评价步骤第26页
        3.1.2 评价方法第26-27页
    3.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第27-31页
        3.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27-28页
        3.2.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第28-29页
        3.2.3 评价指标说明和计算方法第29-31页
    3.3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第31-34页
        3.3.1 总目标的提出第31页
        3.3.2 递阶层次的建立第31页
        3.3.3 判断矩阵的构造和计算第31-33页
        3.3.4 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第33页
        3.3.5 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第33-34页
    3.4 建立评价模型第34-36页
        3.4.1 模糊综合评价的步骤第34-35页
        3.4.2 评价指标隶属度的确定第35-36页
        3.4.3 评价模型的建立第36页
    3.5 效益评价分值的计算第36-37页
    3.6 确定土地整理效益等级第37-38页
第4章 实证分析第38-67页
    4.1 研究区概况第38-46页
        4.1.1 地理位置第38页
        4.1.2 自然条件第38-40页
        4.1.3 社会经济条件第40页
        4.1.4 土地利用状况第40-45页
        4.1.5 土地整理建设内容第45-46页
    4.2 评价指标的定量计算及定性分析第46-50页
        4.2.1 经济效益第46-47页
        4.2.2 社会效益第47-49页
        4.2.3 生态效益第49-50页
    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第50-57页
        4.3.1 各效益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计算第50-52页
        4.3.2 评价指标 C1-C5相对于经济效益 B1的权重计算第52-53页
        4.3.3 评价指标 C6-C12相对于社会效益 B2的权重计算第53-54页
        4.3.4 评价指标 C13-C16相对于生态效益 B3的权重计算第54-55页
        4.3.5 层次排序第55-57页
    4.4 效益评价模型的建立第57-62页
        4.4.1 隶属度矩阵的确定第57-59页
        4.4.2 评价模型的建立第59-62页
    4.5 效益评价分值的计算第62-64页
    4.6 土地整理效益等级的确定第64-65页
    4.7 评价结果分析第65-67页
        4.7.1 经济效益评价分析第65页
        4.7.2 社会效益评价分析第65页
        4.7.3 生态效益评价分析第65-66页
        4.7.4 综合效益评价分析第66-67页
结论与讨论第67-69页
    1 主要结论第67-68页
    2 展望与建议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降雨入渗对某滑坡地下水渗流及滑坡稳定性影响
下一篇:Al-Ti柱撑膨润土的制备及对砷的吸附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