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前驱体聚酰亚胺薄膜梯度升温制备碳膜过程中的结构演变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12-15页
ABSTRACT第15-18页
本文创新和主要贡献第19-20页
符号说明第20-21页
第一章 绪论第21-45页
    1.1 聚酰亚胺发展概述第21-23页
    1.2 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工艺第23-27页
        1.2.1 聚酰亚胺的合成第23-25页
        1.2.2 聚酰亚胺薄膜的成型工艺第25-27页
    1.3 聚酰亚胺薄膜的碳化和石墨化第27-36页
        1.3.1 聚酰亚胺基碳膜第27-33页
        1.3.2 聚酰亚胺薄膜的石墨化第33-35页
        1.3.3 存在的问题第35-36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第36页
    参考文献第36-45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5-53页
    2.1 技术路线第45-46页
    2.2 原材料第46页
    2.3 实验设备第46页
    2.4 聚酰亚胺及聚酰亚胺基碳膜和石墨膜的制备第46-51页
        2.4.1 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第46-47页
        2.4.2 聚酰亚胺基碳膜的制备第47-50页
        2.4.3 聚酰亚胺基超高温膜的制备第50-51页
    2.5 测试与表征方法及设备第51-53页
第三章 梯度升温加热过程中聚酰亚胺薄膜的化学结构变化第53-71页
    3.1 前言第53-54页
    3.2 FTIR分析真空状态下梯度升温过程中薄膜化学结构的变化第54-58页
    3.3 FTIR分析氮气环境下梯度升温过程中薄膜化学结构变化第58-66页
        3.3.1 氮气环境下梯度升温碳化过程中薄膜化学结构变化第58-64页
        3.3.2 超高温热处理过程中薄膜化学结构变化第64-65页
        3.3.3 热处理过程中的元素变化第65-66页
    3.4 PI薄膜碳化过程中化学结构变化机理第66-68页
        3.4.1 PI薄膜制备碳膜过程中链段的断裂与热交联第66-67页
        3.4.2 PI薄膜制备碳膜过程中的化学结构变化第67-68页
    3.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第四章 梯度升温过程中聚酰亚胺薄膜晶态结构变化第71-93页
    4.1 前言第71页
    4.2 晶态结构的XRD分析及结构参数计算第71-72页
    4.3 梯度升温过程中薄膜晶态结构变化第72-79页
        4.3.1 真空环境下薄膜碳化晶态结构的变化第72-75页
        4.3.2 氮气环境下薄膜碳化晶态结构的变化第75-78页
        4.3.3 真空碳化过程与氮气碳化过程薄膜晶态结构变化的不同第78页
        4.3.4 超高温热处理过程中薄膜晶态结构的变化第78-79页
    4.4 梯度升温过程中薄膜拉曼光谱的研究第79-90页
        4.4.1 真空环境不同热解碳化温度下薄膜拉曼光谱的研究第80-84页
        4.4.2 氮气环境不同热解碳化温度下薄膜拉曼光谱的研究第84-88页
        4.4.3 超高温热处理过程中薄膜拉曼光谱的研究第88-89页
        4.4.4 不同气氛条件对碳化晶态结构的影响第89-90页
    4.5 本章小结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3页
第五章 聚酰亚胺薄膜在碳化过程中的热行为第93-115页
    5.1 前言第93页
    5.2 聚酰亚胺薄膜碳化过程中的热行为概述第93-95页
    5.3 梯度升温加热程度对其碳化放热行为的影响第95-104页
    5.4 两种气氛下制备的薄膜热性能的区别第104-112页
    5.5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15页
第六章 梯度升温碳化过程中薄膜结构演变第115-126页
    6.1 前言第115-116页
    6.2 中温和高温碳化过程中薄膜结构演变第116-122页
        6.2.1 从表面看薄膜结构演变第116-119页
        6.2.2 从断面看薄膜结构演变第119-122页
    6.3 超高温碳化过程薄膜结构演变第122-123页
    6.4 本章小结第123-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26页
第七章 HRTEM研究碳化过程中薄膜精细组织结构的演变第126-140页
    7.1 前言第126页
    7.2 样品制备第126-127页
    7.3 中温碳膜的HRTEM组织结构第127-132页
        7.3.1 碳膜N5的HRTEM组织结构第127-129页
        7.3.2 碳膜N6的HRTEM组织结构第129页
        7.3.3 碳膜N7的HRTEM组织结构第129-130页
        7.3.4 碳膜N8的HRTEM组织结构第130-131页
        7.3.5 碳膜N9的HRTEM组织结构第131-132页
    7.4 高温碳膜的HRTEM组织结构第132-135页
        7.4.1 碳膜N10的HRTEM组织结构第132页
        7.4.2 碳膜N11的HRTEM组织结构第132-134页
        7.4.3 碳膜N12的HRTEM组织结构第134-135页
    7.5 超高温制备薄膜的HRTEM组织结构第135-138页
        7.5.1 碳膜G1的HRTEM组织结构第135页
        7.5.2 碳膜G2的HRTEM组织结构第135-137页
        7.5.3 碳膜G3的HRTEM组织结构第137-138页
    7.6 本章小结第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0页
第八章 碳膜性能研究第140-151页
    8.1 前言第140-141页
    8.2 碳膜热导率的研究第141-142页
    8.3 碳膜热收缩率的研究第142-146页
        8.3.1 宽度方向的尺寸变化第143-145页
        8.3.2 厚度变化第145-146页
    8.4 碳膜的机械性能第146-148页
    8.5 本章小结第148-149页
    参考文献第149-151页
第九章 结论第151-153页
致谢第153-15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54-155页
参与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第155-171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71页

论文共1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盐渍化石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分布和来源解析
下一篇:G55SiMoV钢等温淬火工艺及其组织、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