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3页 |
ABSTRACT | 第13-16页 |
符号说明 | 第17-18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8-4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9-20页 |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 | 第20-25页 |
1.2.1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理化性质 | 第20页 |
1.2.2 土壤中重金属的危害 | 第20-21页 |
1.2.3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 | 第21-23页 |
1.2.4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 | 第23-25页 |
1.2.5 土壤盐渍化与土壤污染 | 第25页 |
1.3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 第25-37页 |
1.3.1 土壤重金属的分析方法 | 第25-28页 |
1.3.2 土壤重金属的来源解析 | 第28-32页 |
1.3.3 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析 | 第32-35页 |
1.3.4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与分布 | 第35-37页 |
1.4 油田开发与重金属污染 | 第37-40页 |
1.4.1 石油中重金属的特征 | 第38-40页 |
1.4.2 石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特征 | 第40页 |
1.5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 第40-41页 |
1.6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41-43页 |
第2章 盐渍化石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与形态的分析方法 | 第43-52页 |
2.1 实验仪器、耗材与试剂 | 第43-45页 |
2.1.1 仪器与耗材 | 第43-44页 |
2.1.2 标准样品、试剂和药品 | 第44-45页 |
2.2 石油污染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分析方法 | 第45-48页 |
2.3 石油污染土壤重金属形态和有效态的分析方法 | 第48-5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3章 盐渍化石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与来源 | 第52-76页 |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52-56页 |
3.1.1 土壤样品的采集 | 第52-54页 |
3.1.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第54-56页 |
3.1.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56页 |
3.2 石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 | 第56-69页 |
3.2.1 重金属特征污染物的筛选 | 第56-59页 |
3.2.2 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59-60页 |
3.2.3 重金属的污染特征 | 第60-67页 |
3.2.4 三种不同用地类型土壤中重金属浓度的对比 | 第67-69页 |
3.3 相关性分析 | 第69-71页 |
3.4 石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解析 | 第71-7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4章 盐渍化石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浓度分布 | 第76-95页 |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76-80页 |
4.1.1 采样点的确定 | 第76-80页 |
4.1.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第80页 |
4.1.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80页 |
4.2 水平分布规律 | 第80-88页 |
4.2.1 克里格插值法 | 第80-82页 |
4.2.2 空间插值分析 | 第82-86页 |
4.2.3 重金属分布与距油井距离的关系 | 第86-88页 |
4.3 垂直分布规律 | 第88-92页 |
4.4 时间分布规律 | 第92-9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第5章 石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 | 第95-110页 |
5.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95-96页 |
5.1.1 采样点的确定 | 第95页 |
5.1.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第95页 |
5.1.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95-96页 |
5.2 石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特征 | 第96-100页 |
5.3 石油污染土壤剖面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 | 第100-104页 |
5.4 石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时间分布 | 第104-10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第6章 石油-重金属-盐渍化三元复合污染土壤的 | 第110-119页 |
6.1 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110-113页 |
6.1.1 评价因子的选择 | 第110-111页 |
6.1.2 评价方法的建立 | 第111-113页 |
6.2 黄河三角洲孤岛油区土壤污染质量评价 | 第113-118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18-119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9-122页 |
7.1 结论与创新点 | 第119-121页 |
7.2 下一步研究方向 | 第121-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0页 |
致谢 | 第130-13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1-132页 |
附录 | 第132-14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