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9-14页 |
1 疼痛的定义和分类 | 第9页 |
2 研究疼痛的模型 | 第9-10页 |
3 HMGB1和TLR4的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4 Tanshinone ⅡA的药理作用 | 第12页 |
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4-24页 |
1 材料 | 第14-16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14页 |
1.2 实验药品 | 第14页 |
1.3 主要实验仪器和材料 | 第14-15页 |
1.4 主要试剂 | 第15-1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6-24页 |
2.1 动物分组 | 第16页 |
2.2 脊神经结扎模型(SNL)的建立 | 第16页 |
2.3 给药方法和剂量 | 第16页 |
2.4 行为学观测 | 第16-17页 |
2.5 样品准备和总RNA提取 | 第17-18页 |
2.6 总RNA逆转成cDNA | 第18-19页 |
2.7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19-21页 |
2.8 Western Blot | 第21-22页 |
2.9 脊髓TNF-α、IL-1β和IL-10蛋白的测定 | 第22-23页 |
2.10 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 第23-24页 |
结果 | 第24-36页 |
1 行为学观测 | 第24-27页 |
2 组织总RNA的提取和最佳PCR条件摸索 | 第27-28页 |
3 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脊髓HMGB1和TLR4变化 | 第28-33页 |
4 荧光定量PCR产物特异性检测 | 第33-36页 |
讨论 | 第36-40页 |
1 脊神经结扎模型(SNL)的建立 | 第36-37页 |
2 SNL神经病理性疼痛的HMGB1-TLR4信号转导通路 | 第37-38页 |
3 Tan ⅡA抑制HMGB1-TLR4信号转导通路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综述 | 第45-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临床论著一 | 第53-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临床论著二 | 第59-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
攻读傅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和科研情况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录 | 第67-71页 |
附录一 | 第67-69页 |
附录二 | 第69-70页 |
附录三 | 第70-71页 |
附录四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