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引言 | 第10-17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 1.1.1 城市环境问题 | 第10页 |
| 1.1.2 城市大气污染概述 | 第10-11页 |
| 1.1.3 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危害 | 第11-12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 1.3.1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 第12-14页 |
| 1.3.2 PM2.5的相关性研究 | 第14页 |
| 1.3.3 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4-15页 |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1.4.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页 |
| 1.4.2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2 大气污染物的特征分析 | 第17-28页 |
| 2.1 保定市概况 | 第17-18页 |
| 2.1.1 地理位置与地质地貌 | 第17页 |
| 2.1.2 气候 | 第17-18页 |
| 2.1.3 社会经济 | 第18页 |
| 2.2 数据来源 | 第18-19页 |
| 2.3 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 | 第19-27页 |
| 2.3.1 大气污染物的时间分布特征 | 第19-25页 |
| 2.3.2 大气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25-27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3 保定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 第28-40页 |
| 3.1 评价因子的优化 | 第28页 |
| 3.2 评价标准的建立 | 第28-29页 |
| 3.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29-35页 |
| 3.3.1 模糊综合评价法简介 | 第29-31页 |
| 3.3.2 保定市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31-33页 |
| 3.3.3 采暖期与非采暖期评价 | 第33-35页 |
| 3.4 加权灰色关联分析法 | 第35-39页 |
| 3.4.1 灰色关联分析法简介 | 第35-36页 |
| 3.4.2 保定市加权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36-38页 |
| 3.4.3 采暖期与非采暖期评价 | 第38-39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4 PM_2.5的相关性研究 | 第40-42页 |
| 4.1 相关分析法 | 第40页 |
| 4.2 PM2.5的相关性分析 | 第40-42页 |
| 5 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50页 |
| 5.1 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42-45页 |
| 5.1.1 气象因素 | 第43页 |
| 5.1.2 经济因素 | 第43-45页 |
| 5.2 环境空气质量影响指标的选择 | 第45页 |
| 5.3 保定市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45-47页 |
| 5.3.1 气象因素对大气污染物浓度影响的关联分析 | 第46-47页 |
| 5.3.2 经济因素对大气污染物浓度影响的关联分析 | 第47页 |
| 5.4 防治措施的提出 | 第47-50页 |
| 5.4.1 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能源的集约化利用 | 第48页 |
| 5.4.2 优化产业结构,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 第48页 |
| 5.4.3 完善与环保相关的政策法规 | 第48-49页 |
| 5.4.4 促进环保科技的发展 | 第49-50页 |
| 6 结论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55页 |
| 作者简历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