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法院的强制调解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页
一、法院强制调解问题的提出及理论争议第9-16页
 (一) 法院强制调解问题的提出第9-14页
  1. 法院强制调解的含义第11-12页
  2. 法院强制调解的影响第12-14页
 (二) 法院强制调解问题的理论争议及评析第14-16页
  1. 否定论第14-15页
  2. 限制论第15-16页
二、域外法院强制调解的考察及借鉴意义第16-21页
 (一) 德国的诉前强制调解制度第16-17页
  1. 立法上的规定第16-17页
  2. 调解机构第17页
  3. 调解的基本原则第17页
  4. 调解的法律效力第17页
 (二) 日本的民事调停制度第17-19页
  1. 调停机构的组成第18页
  2. 调停启动程序上的强制第18页
  3. 调停进行中的强制第18页
  4. 调停程序终结上的强制第18-19页
 (三) 我困台湾地区的民事强制调解制度第19-21页
  1. 调解启动程序的强制第19页
  2. 诉前强制调解的案件范第19-20页
  3. 调解内容的强制第20-21页
 (四) 借鉴意义第21页
三、法院强制调解需要正确处理的几种关系第21-29页
 (一) 调解程序与审判程序的关系第21-24页
  1. 诉前强制调解程序与审判程序的关系第21-22页
  2. 诉中调解程序与审判程序的关系第22-23页
  3. 调解结果与判决的关系第23-24页
 (二) 强制与自愿的关系第24-26页
  1. 自愿是法院调解的本质属性第24页
  2. 强制与自愿的矛盾与冲突第24-25页
  3. 强制与自愿的平衡第25-26页
 (三) 理性强制与非理性强制的关系第26-27页
  1. 非理性强制出现的原因第26页
  2. 理性强制与非理性强制的界限第26-27页
  3. 避免非理性强制的措施第27页
 (四) 强制与当事人权利保护的关系第27-28页
  1. 关于当事人的程序权利第27-28页
  2. 关于当事人的实体权利第28页
 (五) 法官的强制调解与调审合一模式的关系第28-29页
四、强化我国法院强制调解的建议第29-33页
 (一) 构建法院附设的诉前强制调解制度第29-30页
  1. 诉前强制调解的案件范围第29页
  2. 诉前调解机构第29-30页
  3. 诉前调解的程序第30页
  4. 诉前调解协议的效力第30页
 (二) 强化法院诉中的强制调解第30-33页
  1. 法院应主动介入调解程序的启动第30-31页
  2. 在调审合一模式的前提下,使调审适度分离第31-32页
  3. 适当肯定法院裁决代替调解协议的效力第32-33页
结语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后记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量刑建议制度研究
下一篇:关于构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