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10-17页 |
1.1 白掌生物学特性 | 第10页 |
1.2 灰色关联法和层次分析法在植物品种评价中的应用 | 第10-12页 |
1.3 常规杂交和体细胞杂交育种 | 第12-17页 |
1.3.1 杂交育种 | 第12-13页 |
1.3.2 体细胞杂交育种 | 第13-17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7页 |
2.1 材料与试剂 | 第17-19页 |
2.1.1 供试材料 | 第17-19页 |
2.1.2 主要试剂及工具 | 第19页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9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7页 |
2.2.1 基于灰色关联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白掌品种评价 | 第19-24页 |
2.2.2 白掌的常规杂交 | 第24-26页 |
2.2.2.1 白掌杂交授粉 | 第24-25页 |
2.2.2.2 育苗及定植 | 第25页 |
2.2.2.3 白掌亲本花粉活力的测定 | 第25页 |
2.2.2.4 白掌授粉后花粉管在柱头生长情况观察 | 第25-26页 |
2.2.3 白掌与粗肋草原生质体分离与融合 | 第26-27页 |
2.2.3.1 ‘维克’白掌原生质体分离 | 第26页 |
2.2.3.2 ‘红侠’粗肋草原生质体制备 | 第26-27页 |
2.2.3.3 原生质体融合 | 第27页 |
2.2.4 统计分析 | 第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44页 |
3.1 白掌品种观赏性评价 | 第27-32页 |
3.1.1 白掌各评价因子权重的总排序 | 第27-28页 |
3.1.2 理想品种的确定 | 第28页 |
3.1.3 灰色关联度计算和品种的观赏性评价 | 第28-32页 |
3.2 白掌的常规和体细胞杂交 | 第32-44页 |
3.2.1 白掌常规杂交 | 第32-39页 |
3.2.1.1 不同白掌品种花粉的离体萌发差异 | 第32-34页 |
3.2.1.2 白掌花粉在柱头上的生长情况 | 第34页 |
3.2.1.3 不同白掌品种杂交及杂交种子的萌发差异 | 第34-39页 |
3.2.2 白掌原生质体分离和体细胞杂交 | 第39-44页 |
3.2.2.1 不同处理条件对‘维克’白掌原生质体获得率和活力的影响 | 第39-41页 |
3.2.2.2 ‘红侠’粗肋草原生质体分离 | 第41-42页 |
3.2.2.3 PEG浓度对‘维克’白掌与‘红侠’粗肋草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结果 | 第42-44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44-47页 |
4.1 讨论 | 第44-46页 |
4.1.1 影响白掌优良品种的评价体系的关键因素 | 第44页 |
4.1.2 影响白掌花粉萌发的主要因素 | 第44-45页 |
4.1.3 影响白掌原生质体分离和融合的要素 | 第45-46页 |
4.2 结论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附录 | 第52-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