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论文--仿生学论文--生物信息论论文

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软件流水线的并行与优化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1.1 课题来源第10页
    1.2 背景知识第10-11页
        1.2.1 全基因组研究的历史及意义第10-11页
        1.2.2 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的整体流程第11页
    1.3 相关工作第11-22页
        1.3.1 基因组测序第12-13页
        1.3.2 基因组组装第13-16页
        1.3.3 序列比对第16-19页
        1.3.4 RNA编辑位点识别第19-22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22-23页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23-24页
第二章 大规模全基因组序列BWT索引构建并行优化第24-34页
    2.1 组装软件SGA的热点分析第24-26页
    2.2 当前大规模序列集合BWT索引的构建算法第26-28页
        2.2.1 预备知识第26页
        2.2.2 BWT的串行构建方法第26-27页
        2.2.3 BWT的并行构建方法第27-28页
    2.3 BWT构建深度并行方案设计与实现第28-31页
        2.3.1 BWTCP的设计思想第28页
        2.3.2 后缀分区第28-29页
        2.3.3 并行排序第29-30页
        2.3.4 剪枝策略第30-31页
        2.3.5 深度并行第31页
    2.4 BWTCP的性能评估第31-33页
        2.4.1 复杂性分析第31-32页
        2.4.2 实验设置第32页
        2.4.3 时间和内存开销第32页
        2.4.4 序列长度对性能的影响第32-33页
    2.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基于Intel MIC的高通量短序列并行比对软件开发第34-43页
    3.1 Intel MIC众核协处理器与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第34-36页
        3.1.1 Intel MIC众核协处理器第34页
        3.1.2 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第34-36页
        3.1.3 序列比对软件SOAP3-dp和BWA-MEM第36页
    3.2 MICA的设计方案第36-40页
        3.2.1 面前天河二号节点设计的并行IO策略第37页
        3.2.2 面向MIC卡设计的并行比对策略第37-39页
        3.2.3 面向MIC卡512位宽向量的性能优化第39-40页
    3.3 MICA的性能评估第40-41页
        3.3.1 MICA与同类软件的性能比较第40-41页
        3.3.2 MICA在天河二号上的测试第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四章 基于高通量序列比对的RNA编辑位点识别模型第43-51页
    4.1 当前RNA编辑识别流程分析第43-46页
        4.1.1 RNA序列比对第43页
        4.1.2 序列去重第43-45页
        4.1.3 变异位点查询第45页
        4.1.4 已知变异过滤第45-46页
        4.1.5 其他过滤条件第46页
    4.2 基于高通量序列比对的RNA编辑位点识别模型第46-48页
    4.3 性能评估第48-49页
        4.3.1 实验设置第48页
        4.3.2 比对软件选择对RNA编辑检测的影响第48页
        4.3.3 RED模型的准确度第48-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五章 结束语第51-53页
    5.1 工作总结第51-52页
    5.2 研究展望第52-53页
致谢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光纤结构光纤激光主被动相干合成技术研究
下一篇:全天球星图快速匹配方法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