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5-23页 |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 1.2 渔情预报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 1.2.1 渔情预报主要环境特征因子 | 第16-19页 |
| 1.2.2 金枪鱼渔场渔情预报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1.3 论文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南海及临近海域黄鳍金枪鱼渔场时空分布与海表温度的关系 | 第23-35页 |
| 2.1 数据 | 第23-25页 |
| 2.1.1 渔业数据 | 第23-24页 |
| 2.1.2 海表温度(SST)数据 | 第24-25页 |
| 2.2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 2.2.1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的计算及划分标准 | 第25页 |
| 2.2.2 渔场SST网格计算 | 第25页 |
| 2.2.3 CPUE和SST时空分析和关系分析 | 第25-26页 |
| 2.2.4 最适SST区间计算 | 第26页 |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6-33页 |
| 2.3.1 CPUE和SST的时空分布 | 第26-29页 |
| 2.3.2 CPUE在各SST区间的分布 | 第29-31页 |
| 2.3.3 黄鳍金枪鱼最适SST范围 | 第31-33页 |
| 2.4 讨论 | 第33-34页 |
| 2.5 小结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基于贝叶斯分类器的南海黄鳍金枪鱼渔场预报模型 | 第35-43页 |
| 3.1 数据 | 第35-36页 |
| 3.1.1 渔业数据 | 第35页 |
| 3.1.2 海洋环境数据 | 第35-36页 |
| 3.2 研究方法 | 第36-40页 |
| 3.2.1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 | 第36页 |
| 3.2.2 主成分分析 | 第36页 |
| 3.2.3 预报模型的建立 | 第36-39页 |
| 3.2.4 预报精度检验 | 第39-40页 |
| 3.3 结果 | 第40-41页 |
| 3.4 讨论 | 第41-42页 |
| 3.5 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南海及临近海域黄鳍金枪鱼渔情预报信息服务系统 | 第43-54页 |
| 4.1 系统设计思路和需求分析 | 第43-44页 |
| 4.2 系统总体设计 | 第44-47页 |
| 4.2.1 系统框架设计 | 第44-46页 |
| 4.2.2 系统模块与功能 | 第46-47页 |
| 4.3 系统详细设计 | 第47-50页 |
| 4.3.1 数据库设计及最新环境数据获取 | 第47-48页 |
| 4.3.2 渔场预报模型 | 第48-49页 |
| 4.3.3 地图服务发布和更新 | 第49-50页 |
| 4.3.4 WebGIS客户端 | 第50页 |
| 4.4 系统实现 | 第50-53页 |
| 4.5 小结 | 第53-54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7页 |
| 5.1 研究总结 | 第54-55页 |
| 5.2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
| 项目资助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