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刀具、磨料、磨具、夹具、模具和手工具论文--刀具论文--孔加工刀具论文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标准麻花钻特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6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麻花钻的结构第11页
    1.3 国内外对麻花钻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1 麻花钻数学建模的发展现状第12页
        1.3.2 麻花钻三维建模的发展现状第12-13页
        1.3.3 麻花钻有限元建模的发展现状第13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第13-15页
        1.4.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2 研究方法第14页
        1.4.3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5 本章小结第15-16页
2 标准麻花钻主要刀面数学模型第16-27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锥面后刀面标准麻花钻的前刀面数学模型第16-21页
        2.2.1 坐标变换第16-17页
        2.2.2 空间坐标系间的变换关系第17-18页
        2.2.3 前刀面的数学方程第18-21页
    2.3 锥面后刀面标准麻花钻的前刀面切面数学模型第21-23页
    2.4 锥面后刀面标准麻花钻螺旋槽曲面的直观形态第23页
    2.5 锥面后刀面标准麻花钻的后刀面数学模型第23-26页
        2.5.1 坐标系第23-24页
        2.5.2 锥面后刀面的数学方程第24-26页
    2.6 本章小结第26-27页
3 锥面后刀面标准麻花钻三维模型第27-37页
    3.1 引言第27页
    3.2 软件简介第27页
    3.3 三维建模流程图第27-28页
    3.4 建模实例第28-36页
        3.4.1 确定基本参数第28页
        3.4.2 计算产生截形离散点数据集第28-29页
        3.4.3 生成完整的截形曲线第29-30页
        3.4.4 生成螺旋导引线第30-31页
        3.4.5 生成螺旋槽三维实体第31页
        3.4.6 生成锥面后刀面标准麻花钻锥面后刀面第31-34页
        3.4.7 问题与讨论第34-36页
    3.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4 锥面后刀面标准麻花钻有限元分析第37-56页
    4.1 引言第37页
    4.2 有限元法概述第37-38页
        4.2.1 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第37页
        4.2.2 有限单元法的特点第37页
        4.2.3 有限单元法的分类第37-38页
    4.3 软件简介第38-39页
        4.3.1 ANSYS Workbench软件概述第38页
        4.3.2 ANSYS Workbench软件组成模块第38页
        4.3.3 ANSYS Workbench软件分析流程第38-39页
    4.4 φ30锥面后刀面标准麻花钻的屈曲分析第39-44页
        4.4.1 屈曲分析概述及相关理论第39-41页
        4.4.2 基于Ansys Workbench软件的φ30锥面后刀面标准麻花钻屈曲分析第41-44页
    4.5 φ30锥面后刀面标准麻花钻的静力学分析第44-50页
        4.5.1 初步准备第45页
        4.5.2 前处理第45-47页
        4.5.3 求解第47-49页
        4.5.4 后处理及结果分析第49-50页
    4.6 φ30锥面后刀面标准麻花钻的模态分析第50-55页
        4.6.1 模态分析基础第50-51页
        4.6.2 模态分析过程第51页
        4.6.3 载荷和约束第51页
        4.6.4 求解设置第51-52页
        4.6.5 无预应力模态分析第52-55页
    4.7 本章小结第55-56页
5 锥面后刀面标准麻花钻加工过程的工况分析第56-58页
    5.1 引言第56页
    5.2 麻花钻钻削工况分析第56-57页
    5.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6 锥面后刀面标准麻花钻加工过程仿真第58-73页
    6.1 引言第58页
    6.2 刚塑性有限元法的理论基础及基本假设第58-59页
        6.2.1 刚塑性有限元法概述第58页
        6.2.2 基本假设及基本方程第58-59页
    6.3 Deform软件简介第59-60页
        6.3.1 Deform软件概述第59页
        6.3.2 Deform系列软件第59页
        6.3.3 Deform软件功能模块第59页
        6.3.4 Deform软件操作流程第59-60页
    6.4 Deform 3D前处理及求解第60-61页
        6.4.1 前处理设置第60-61页
        6.4.2 求解器设置第61页
    6.5 基于Deform 3D的不同工况切削仿真分析第61-72页
        6.5.1 工况一的仿真分析第62-68页
        6.5.2 工况二的仿真分析第68-72页
    6.6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结论与展望第73-75页
致谢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降膜吸收CO2界面现象数值研究
下一篇:并联型水冷散热器的数值模拟及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