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基于整体性治理的K县农资市场监管机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6页
        1.2.1 整体性治理第12-14页
        1.2.2 国内市场监管第14-16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6-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研究创新及不足第17-18页
        1.4.1 创新之处第17页
        1.4.2 不足之处第17-18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第18-24页
    2.1 理论基础第18-20页
        2.1.1 整体性治理来源第18页
        2.1.2 整体性治理理论第18-20页
    2.2 相关概念第20-22页
        2.2.1 市场监管第20-21页
        2.2.2 市场监管体制第21-22页
    2.3 整体性治理理论与我国市场监管机制契合性第22-24页
        2.3.1 统一市场监管的必要性第22页
        2.3.2 理顺部门职责、提升整体效能第22页
        2.3.3 强化部门协作与沟通第22-23页
        2.3.4 整合信息系统与信息共享的可行性第23-24页
第三章 K县农资市场监管概况及问题研究第24-31页
    3.1 K县农资市场监管概况第24-26页
        3.1.1 K县农资市场监管发展历程第24页
        3.1.2 K县农资市场监管现状第24-25页
        3.1.3 K县农资市场监管职能及特点第25-26页
        3.1.4 K县工商部门农资市场监管职责第26页
    3.2 K县工商部门农资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第26-29页
        3.2.1 监管职责碎片化第26-27页
        3.2.2 协调沟通不足第27-28页
        3.2.3 监管信息孤岛现象普遍第28页
        3.2.4 对执法者的监督脆弱乏力第28-29页
    3.3 K县工商部门农资市场监管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9-31页
        3.3.1 统一监管的意识不足,部门间责任推脱第29页
        3.3.2 责任感不强第29页
        3.3.3 监管信息不对称第29-30页
        3.3.4 农资市场监督机制不健全第30-31页
第四章 中外市场监管的经验与启示第31-34页
    4.1 发达国家市场监管第31-32页
        4.1.1 发达国家市场监管体制第31页
        4.1.2 发达国家市场监管启示第31-32页
    4.2 深圳市市场监管第32-34页
        4.2.1 深圳市市场监管体制第32-33页
        4.2.2 深圳市场监管启示第33-34页
第五章 K县市场监管整体性治理机制构建第34-44页
    5.1 理念层面:建立整体性治理模式,加强市场监管第34-36页
        5.1.1 加强政府部门监管主体作用,构建多元化监管第34页
        5.1.2 强化消费者参与市场监管第34-35页
        5.1.3 支持和鼓励企业参与市场监管第35页
        5.1.4 充分利用媒体的舆论监督第35-36页
        5.1.5 完善政府部门监督机制第36页
    5.2 部门层面:整合和协调,构建统一的部门监管机制第36-38页
        5.2.1 整合职责交叉部门,实行无缝隙监管第37页
        5.2.2 加强监管部门沟通,达成有效的协调第37-38页
    5.3 责任层面:加强整体性责任,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第38-39页
        5.3.1 加强组织内部责任整合第38-39页
        5.3.2 构建部门间责任机制第39页
    5.4 技术层面:构建一体化的信息系统第39-42页
        5.4.1 建立统一的中央数据库第39-40页
        5.4.2 加强市场监管信息共享,提升监管效能第40-41页
        5.4.3 建立健全社会征信系统,增强信息公开第41-42页
    5.5 制度层面:完善市场监管整体性的制度化第42-44页
        5.5.1 健全协调监管的制度化建设第42-43页
        5.5.2 健全整体监管责任的制度化第43页
        5.5.3 治理范式的制度化第43-44页
结束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心理契约三维模型的广西高职教师激励体系研究--以S职院为例
下一篇:广西大企业征管模式的流程再造研究--以梧州市国家税务局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