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1. 负责任贷款制度概述 | 第11-19页 |
1.1 负责任贷款制度产生背景 | 第11-15页 |
1.1.1 美国金融危机事件与不负责任贷款行为 | 第11-12页 |
1.1.2 负责任贷款制度的域外发展动态 | 第12-15页 |
1.2 负责任贷款制度的内涵 | 第15-17页 |
1.2.1 负责任贷款制度的概念和要求 | 第15-16页 |
1.2.2 负责任贷款制度的法律定性 | 第16-17页 |
1.3 我国引入负责任贷款制度的必要性 | 第17-19页 |
2. 我国负责任贷款制度核心内容——“适当性”义务的设计 | 第19-29页 |
2.1 调查与评估 | 第19-23页 |
2.1.1 调查与核实信息 | 第19-21页 |
2.1.2 评估 | 第21-23页 |
2.1.3 小结 | 第23页 |
2.2 不得将不适当的贷款产品提供给借款人 | 第23-24页 |
2.3 违反“适当性”义务产生的法律责任设计 | 第24-29页 |
2.3.1 国内外贷款法律责任规定比较 | 第24-26页 |
2.3.2 违反“适当性”义务产生的法律责任 | 第26-29页 |
2.3.2.1 “适当性”义务的民事责任追究原则 | 第26-27页 |
2.3.2.2 “适当性”义务产生的法律责任设计 | 第27-28页 |
2.3.2.3 违反贷款禁止性规定产生的法律责任设计 | 第28-29页 |
3. 落实负责任贷款制度的其他建议 | 第29-34页 |
3.1 加强金融业行业自律 | 第29-30页 |
3.1.1 加强金融机构内部自我监管 | 第29页 |
3.1.2 发挥行业协会指引、监督功能 | 第29-30页 |
3.2 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 | 第30-34页 |
3.2.1 充分发挥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的职能 | 第31-32页 |
3.2.2 完善借款人投诉机制 | 第32-33页 |
3.2.3 提高借款人金融知识水平,加强教育力度 | 第33-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一、中文类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一) 著作类 | 第35页 |
(二) 论文类 | 第35-36页 |
(三) 其他 | 第36-37页 |
二、外文类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一) 著作论文类 | 第37页 |
(二) 报告、立法及网站资料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