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民事诉讼单位证人的适格性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1页
1 单位证人适格性的学说及评析第11-16页
    1.1 单位的概念界定第11页
    1.2 单位证人适格性的学说第11-13页
        1.2.1 肯定说第12页
        1.2.2 否定说第12-13页
    1.3 本文观点第13-16页
        1.3.1 肯定说源于我国“单位社会”的传统第13-14页
        1.3.2 单位社会的消解与单位作证的式微第14-16页
2 单位不应享有证人资格的理由分析第16-20页
    2.1 单位作为证人与证人属性相悖第16-17页
        2.1.1 证人的属性第16-17页
        2.1.2 证人的本质属性要求其是自然人第17页
    2.2 两大法系的证人范围均限于自然人第17-20页
        2.2.1 英美法系之证人第17-18页
        2.2.2 大陆法系之证人第18页
        2.2.3 两大法系与我国证人范围的比较分析第18-20页
3 对我国单位作证制度的反思第20-23页
    3.1 实践中单位作为证人的弊端第20-21页
        3.1.1 无法质证第20页
        3.1.2 作伪证无法追究责任第20-21页
        3.1.3 加剧证人地位的不平等第21页
    3.2 对单位提供证据的类型化解析第21-23页
        3.2.1 单位出具的证明材料属于书证第21-22页
        3.2.2 单位派代表出庭作证归入证人证言第22-23页
4 相关制度的完善与建议第23-27页
    4.1 对《民事诉讼法》第72条的修改建议第23页
    4.2 构建对单位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制裁体系第23-25页
        4.2.1 行政责任第23-24页
        4.2.2 民事责任第24-25页
    4.3 对单位派代表出庭作伪证的制裁第25-27页
        4.3.1 健全妨碍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第25页
        4.3.2 扩大《刑法》第305条的适用范围第25-27页
结语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31页
致谢第31页

论文共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社区矫正中的成人矫正措施完善
下一篇:我国负责任贷款制度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