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数据传输技术论文

k用户MIMO-Y双向中继信道信号传输算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对照表第10-11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1-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5-17页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7-18页
    1.3 本文工作安排第18-21页
第二章 多用户MIMO信道中信号传输相关技术第21-39页
    2.1 MIMO技术第21-25页
        2.1.1 MIMO简介第21-22页
        2.1.2 MIMO传输方案第22页
        2.1.3 MIMO系统容量第22-24页
        2.1.4 MIMO中继信道第24-25页
    2.2 预编码技术第25-28页
        2.2.1 线性迫零预编码第25-26页
        2.2.2 非线性PHP预编码第26-28页
    2.3 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第28-35页
        2.3.1 网络编码第28-29页
        2.3.2 物理层网络编码基本原理及其实现第29-33页
        2.3.3 实现物理层网络编码的条件第33-34页
        2.3.4 物理层网络编码的研究现状第34-35页
    2.4 干扰对齐技术第35-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9页
第三章 基于信号空间对齐算法的信号传输方案第39-51页
    3.1 引言第39页
    3.2 SSA-INB方案第39-44页
        3.2.1 信号空间对齐算法第40-42页
        3.2.2 干扰消除算法第42-43页
        3.2.3 SSA-INB方案存在的问题第43-44页
    3.3 SSA-SSA方案第44-48页
        3.3.1 SSA-SSA方案模型第44-45页
        3.3.2 SSA-SSA算法实现第45-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51页
第四章 基于广义信号对齐算法的信号传输方案第51-59页
    4.1 引言第51页
    4.2 GSA-GSA模型第51-53页
    4.3 GSA-GSA算法实现第53-57页
        4.3.1 MAC阶段第53-55页
        4.3.2 BC阶段第55-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五章 仿真分析第59-65页
    5.1 引言第59页
    5.2 系统天线数目第59-60页
    5.3 可达和速率第60-63页
    5.4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6.1 研究结论第65-66页
    6.2 研究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致谢第71-73页
作者简介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IMO-OFDM盲时频同步技术研究
下一篇:降低复杂度的改进LDPC码译码算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