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8页 |
1.1.1无线体域网的概述及其应用 | 第13-15页 |
1.1.2 基于无线体域网的移动医疗监护网络结构及安全需求 | 第15-1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1.2.1 移动医疗监护网络中节点间认证与密钥协商机制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2.2 移动医疗监护网络中保护隐私的认证机制研究 | 第19-22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2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2-2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1.4.2 文章的组织结构 | 第24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2章 相关研究与理论基础 | 第25-33页 |
2.1 数学基础知识 | 第25-27页 |
2.1.1 椭圆曲线密码体制 | 第25页 |
2.1.2 双线性配对 | 第25-26页 |
2.1.3 相关数学困难性假设 | 第26-27页 |
2.2 两方匿名认证协议 | 第27-30页 |
2.2.1 基于验证表的匿名认证协议 | 第27-29页 |
2.2.2 基于假名池的匿名认证协议 | 第29-30页 |
2.3 密钥管理方法 | 第30-32页 |
2.3.1 基于树的密钥管理 | 第30-32页 |
2.3.2 基于哈希链的密钥管理 | 第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移动医疗监护网络中基于安全中间件的匿名认证协议 | 第33-47页 |
3.1 引言 | 第33-34页 |
3.2 系统模型 | 第34页 |
3.3 安全需求 | 第34-35页 |
3.4 基于安全中间件的匿名认证协议 | 第35-39页 |
3.4.1 系统初始化 | 第36页 |
3.4.2 病患P向NM注册 | 第36-37页 |
3.4.3 病患P与RMP相互认证 | 第37-39页 |
3.5 协议分析 | 第39-41页 |
3.5.1 正确性分析 | 第39页 |
3.5.2 安全性分析 | 第39-41页 |
3.6 协议性能评估 | 第41-46页 |
3.6.1 安全性比较 | 第41-42页 |
3.6.2 计算开销 | 第42-43页 |
3.6.3 存储开销 | 第43-44页 |
3.6.4 通信开销 | 第44-46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移动医疗监护网络中用户可撤销的保护隐私的认证协议 | 第47-69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系统模型 | 第47-48页 |
4.3 安全需求 | 第48-49页 |
4.4 可撤销无证书公钥加密方案(RCL-PKE) | 第49-59页 |
4.4.1 RCL-PKE描述 | 第49-51页 |
4.4.2 正确性分析 | 第51页 |
4.4.3 安全性证明 | 第51-58页 |
4.4.4 效率分析 | 第58-59页 |
4.5 用户可撤销的保护隐私的认证协议 | 第59-62页 |
4.5.1 系统初始化 | 第59页 |
4.5.2 病患与RMP向NM注册 | 第59-61页 |
4.5.3 病患P与RMP相互认证 | 第61-62页 |
4.6 协议分析 | 第62-65页 |
4.6.1 正确性分析 | 第62页 |
4.6.2 安全性分析 | 第62-65页 |
4.7 协议性能评估 | 第65-68页 |
4.7.1 安全性比较 | 第65-66页 |
4.7.2 计算开销 | 第66页 |
4.7.3 存储开销和撤销开销 | 第66-68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69-70页 |
5.2 下一步工作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目录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