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交叉感染的两菌株对逼近模型分析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0-23页 |
| 1.1 网络传染病模型的研究意义及现状 | 第10-19页 |
| 1.1.1 传染病在网络上建模的意义 | 第10-11页 |
| 1.1.2 网络的结构与性质 | 第11-19页 |
| 1.1.3 静态与动态网络传染病模型 | 第19页 |
| 1.2 对逼近网络传染病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1.2.1 对逼近模型 | 第19-20页 |
| 1.2.2 对逼近模型的发展概述 | 第20页 |
| 1.3 多菌株网络传染病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 1.4 本文内容简介 | 第21-23页 |
| 2.具有交叉感染的两菌株对逼近模型 | 第23-35页 |
| 2.1 模型的建立 | 第23-28页 |
| 2.2 模型的分析 | 第28-32页 |
| 2.2.1 无病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 | 第28-29页 |
| 2.2.2 边界平衡点的存在性 | 第29-32页 |
| 2.3 数值模拟 | 第32-34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3.具有出生死亡的交叉感染的两菌株对逼近模型 | 第35-51页 |
| 3.1 模型的建立 | 第35-40页 |
| 3.2 模型的分析 | 第40-46页 |
| 3.2.1 无病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 | 第40-41页 |
| 3.2.2 边界平衡点的存在性 | 第41-46页 |
| 3.3 数值模拟 | 第46-49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结束语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