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第2章 诺齐克对马克思剥削理论的挑战 | 第13-20页 |
2.1 自愿和被迫 | 第14-17页 |
2.1.1 基于个人权利的自愿 | 第14-16页 |
2.1.2 基于一个假设(生产资料公有和私有并存)下的自愿 | 第16-17页 |
2.2 承担风险与规避风险 | 第17-20页 |
2.2.1 资本主义规避风险和社会主义承担风险 | 第17-18页 |
2.2.2 生产资源价值理论 | 第18-20页 |
第3章 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重构式回应 | 第20-30页 |
3.1 罗默“非劳动价值论“的剥削理论 | 第20-23页 |
3.1.1 基于财产关系的剥削 | 第20-22页 |
3.1.2 风险和企业家能力 | 第22-23页 |
3.2 埃尔斯特资本主义“市场剥削” | 第23-26页 |
3.2.1 市场剥削 | 第23-25页 |
3.2.2 强制和被迫 | 第25-26页 |
3.3 科亨“规范性剥削理论” | 第26-30页 |
3.3.1 自我所有原则 | 第26-27页 |
3.3.2 规范性剥削理论 | 第27-30页 |
第4章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回应 | 第30-40页 |
4.1 马克思剥削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意义上的 | 第30-33页 |
4.2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回应 | 第33-40页 |
4.2.1 诺齐克价值性的辩护和马克思历史性的分析 | 第34-36页 |
4.2.2 诺齐克分配领域的反驳和马克思生产领域的剥削 | 第36-37页 |
4.2.3 诺奇克个人角度的反驳和马克思阶级角度的剥削 | 第37-40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作者简介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