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黄旗牧民打工向创业转变的经济分析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导论 | 第9-18页 |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 (一)国内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 (二)国外研究概况 | 第12页 |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 四、研究内容和基本框架 | 第13-14页 |
| 五、研究方法和逻辑结构 | 第14-16页 |
| (一)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方法 | 第14-15页 |
| (二)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 第15页 |
| (三)共性分析与特性分析相结合 | 第15页 |
| (四)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第15-16页 |
| (五)制度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 | 第16页 |
| 六、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6-18页 |
| 第一章 镶黄旗牧民打工现象的成因分析 | 第18-25页 |
| 一、自然状况、历史沿革 | 第18-19页 |
| 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 第19-21页 |
| 三、镶黄旗牧民打工—创业的过程 | 第21-23页 |
| 四、镶黄旗牧民打工现象的成因分析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牧民创业活动的经济分析 | 第25-33页 |
| 一、镶黄旗蒙古族牧民返乡创业现状 | 第25-29页 |
| (一)创业者的基本特征分析 | 第25-29页 |
| 二、镶黄旗蒙古族牧民返乡创业的特点 | 第29-32页 |
| (一)创业时间特点 | 第29页 |
| (二)创业的行业选择 | 第29-30页 |
| (三)创业的启动资金来源 | 第30-31页 |
| (四)创业者的经营规模 | 第31-32页 |
| 三、镶黄旗蒙古族牧民返乡创业过程 | 第32-33页 |
| (一)创业经营地选择 | 第32页 |
| (二)创业政策优惠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镶黄旗牧民创业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 第33-40页 |
| 一、牧民自身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 (一)创业意识薄弱 | 第33-34页 |
| (二)创业能力不足 | 第34页 |
| (三)创业资金缺乏 | 第34页 |
| (四)创业模式单一 | 第34-35页 |
| 二、外部环境的制约 | 第35-37页 |
| (一)当地地理位置、自然资源限制 | 第35页 |
| (二)当地居民思想意识落后 | 第35-36页 |
| (三)当地基础设施条件较差 | 第36页 |
| (四)当地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 第36-37页 |
| (五)当地金融扶持和投资支持乏力 | 第37页 |
| 三、牧民打工向创业转变遇到的困境 | 第37-40页 |
| (一)企业融资方面的困境 | 第37-38页 |
| (二)经营管理方面的困境 | 第38页 |
| (三)制度安排方面的困境 | 第38-39页 |
| (四)产品销售方面的困境 | 第39页 |
| (五)企业转型升级方面的困境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镶黄旗牧民打工向创业转变的出路与对策 | 第40-44页 |
| 一、提高牧民自身素质及能力 | 第40-41页 |
| 二、加强政策性支持 | 第41页 |
| 三、重视创业培训 | 第41-42页 |
| 四、完善金融体系 | 第42页 |
| 五、破解制度障碍 | 第42-43页 |
| 六、优化创业环境 | 第43页 |
| 七、营造舆论氛围 | 第43-44页 |
| 结论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 附录 1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攻读学位期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