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一)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 选题来源 | 第10-11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2.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概述 | 第15-21页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1. 社会养老保险 | 第15-16页 |
2. 社会养老保险补缴 | 第16-17页 |
3. 社会养老保险补缴问题 | 第17-18页 |
4. 部分积累制 | 第18页 |
(二) 理论基础概述 | 第18-21页 |
1.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 | 第18-20页 |
2. 社会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理论 | 第20-21页 |
二、东莞市社会养老保险补缴问题的产生、主要表现与发展趋势 | 第21-37页 |
(一) 东莞市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回顾 | 第21-24页 |
1. 传统养老保障阶段(1951年—1983年) | 第21页 |
2. 社会统筹二元养老保障阶段(1984年—2009年) | 第21-22页 |
3. 城乡一体养老保障阶段(2010年—) | 第22-23页 |
4. 当前东莞市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类别、覆盖范围与待遇水平 | 第23-24页 |
(二) 东莞市社会养老保险补缴问题的产生 | 第24-26页 |
1. 养老保险政策的渐进式覆盖 | 第24-25页 |
2. 新生代农民工的参保意识觉醒 | 第25-26页 |
(三) 东莞市社会养老保险补缴问题的主要表现 | 第26-34页 |
1. 补缴引起的处理途径争议 | 第26-27页 |
2. 补缴引发的经济补偿纠纷 | 第27页 |
3. 补缴的风险问题 | 第27-33页 |
4. 补缴引起的社会公平问题 | 第33-34页 |
(四) 东莞市社会养老保险补缴问题的发展趋势 | 第34-37页 |
1. 由个体诉求向群体诉求发展 | 第34-35页 |
2. 由补缴诉求向经济索偿发展 | 第35页 |
3. 由隐性向显性发展 | 第35-37页 |
三、东莞市社会养老保险补缴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7-42页 |
(一) 历史原因 | 第37-38页 |
1. 历史传统养老观念根深蒂固 | 第37页 |
2.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经历较长的历史过程 | 第37-38页 |
(二) 制度原因 | 第38-40页 |
1. 养老保险制度的“碎片化” | 第38-39页 |
2. 多缴多得的制度激励不足 | 第39-40页 |
3. 退保政策对养老保险积累的破坏 | 第40页 |
(三) 现实原因 | 第40-42页 |
1. 养老问题面临严峻形势 | 第40-41页 |
2. 养老保险待遇持续较快增长 | 第41页 |
3. 救济缺位造成养老保险侵权问题的沉积 | 第41-42页 |
四、解决东莞市社会养老保险补缴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42-54页 |
(一) 政府担责解决养老保险历史欠账 | 第42-44页 |
1. 制订财政支付预算,明确各级政府的出资责任 | 第42页 |
2. 扩宽增值途径,提高基金运行效率 | 第42-43页 |
3. 建立养老津贴制度,保障老龄成员的基本生存 | 第43-44页 |
(二) 深化制度改革,完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 第44-46页 |
1. 提高统筹层次,修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碎片化” | 第44页 |
2. 有机整合城乡养老保险,消除二元制度壁垒 | 第44-45页 |
3. 强化养老保险待遇的激励效应,提高参保积极性 | 第45页 |
4. 优化关系转移接续,保障个人社保权益流转 | 第45-46页 |
5. 设立个人免缴工资下限,满足低收入群体的参保需求 | 第46页 |
(三) 扩大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 | 第46-48页 |
1. 加大社会宣传,增强参保意识 | 第47-48页 |
2. 加大监察力度,依法处罚社保违法行为 | 第48页 |
3. 提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服务能力 | 第48页 |
(四) 完善社会养老保险补缴政策 | 第48-54页 |
1. 正视历史问题,合理设计补缴政策 | 第49页 |
2. 补缴政策应注意的问题 | 第49-50页 |
3. 补缴政策应遵循的原则 | 第50-51页 |
4. 完善社会养老保险补缴政策的建议 | 第51-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注释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