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伴自杀倾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第4-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前言 | 第9-11页 |
1 资料和方法 | 第11-15页 |
1.1 一般资料 | 第11-13页 |
1.1.1 纳入标准 | 第11页 |
1.1.2 排除标准 | 第11-12页 |
1.1.3 药品与仪器 | 第12页 |
1.1.4 评定工具 | 第12-13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2.1 分组 | 第13-14页 |
1.2.2 治疗方法 | 第14页 |
1.2.3 观察与疗效评价 | 第14-15页 |
1.2.4 统计分析方法 | 第15页 |
2 结果 | 第15-19页 |
2.1 一般资料 | 第15-16页 |
2.2 两组治疗前后HAMD-17 评分比较 | 第16页 |
2.3 两组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评价 | 第16-17页 |
2.4 两组治疗前后Beck自杀意念量表评分比较 | 第17-18页 |
2.5 两组治疗前后自杀观念缓解情况比较 | 第18页 |
2.6 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出现情况 | 第18-19页 |
3 讨论 | 第19-22页 |
4 结论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6页 |
文献综述:抑郁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 第26-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