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2.1 道德风险和企业治理 | 第11-12页 |
1.2.2 道德风险和企业风险管理 | 第12页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4 论文架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理论与研究 | 第15-21页 |
2.1 道德风险 | 第15-17页 |
2.1.1 道德风险的定义 | 第15-16页 |
2.1.2 道德风险的范围 | 第16-17页 |
2.2 组织道德风险的研究理论 | 第17-18页 |
2.3 企业道德风险的结果变量 | 第18-19页 |
2.4 企业道德风险的管理研究 | 第19-21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21-24页 |
3.1 具体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3.2 因素识别 | 第22-23页 |
3.3 问卷设计和发放 | 第23-24页 |
第四章 承包商道德风险引发因素作用分析 | 第24-35页 |
4.1 样本选择 | 第24-25页 |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5-27页 |
4.2.1 信度分析与效度分析 | 第25页 |
4.2.2 描述性统计分析及结果分析 | 第25-27页 |
4.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27-35页 |
4.3.1 政策环境(Policy environment) | 第30-31页 |
4.3.2 项目压力(Project pressures) | 第31-32页 |
4.3.3 组织氛围(Organizational climate) | 第32-33页 |
4.3.4 个人特征(Personal traits) | 第33-34页 |
4.3.5 文化相关因素(Cultural related factors) | 第34-35页 |
第五章 承包商道德风险引发作用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 第35-46页 |
5.1 方法选择 | 第35-37页 |
5.1.1 结构方程模型 | 第35-36页 |
5.1.2 软件介绍 | 第36-37页 |
5.2 研究假设 | 第37-39页 |
5.2.1 测量模型的假设 | 第37-38页 |
5.2.2 结构模型的假设 | 第38-39页 |
5.3 数据分析 | 第39-46页 |
5.3.1 测量模型(Outer model) | 第39-41页 |
5.3.2 结构模型(Inner model) | 第41-42页 |
5.3.3 结果解析 | 第42-4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8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6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附件 | 第54-5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