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10-11页 |
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4页 |
1 前言 | 第15-25页 |
1.1 植物三酰甘油的生物合成 | 第16-17页 |
1.2 植物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的发现及植物DGAT蛋白分类 | 第17-18页 |
1.3 DGAT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及结构特点 | 第18-19页 |
1.4 DGAT蛋白的底物选择特异性 | 第19-20页 |
1.5 植物DGAT的生物学功能 | 第20-24页 |
1.5.1 DGAT与油脂积累和种子发育的关系 | 第20-21页 |
1.5.2 DGAT与种子萌发、幼苗发育的关系 | 第21-22页 |
1.5.3 DGAT与叶片组织新陈代谢的关系 | 第22页 |
1.5.4 DGAT与植物生长发育 | 第22-23页 |
1.5.5 DGAT与逆境胁迫响应 | 第23-24页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4-25页 |
2 玉米DGAT基因家族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5-47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25-27页 |
2.1.1 玉米DGAT基因家族成员鉴定 | 第25-26页 |
2.1.2 玉米DGAT基因系统进化及基因结构的研究 | 第26页 |
2.1.3 玉米DGAT蛋白同源序列比对 | 第26页 |
2.1.4 玉米DGAT基因蛋白二级结构分析及其启动子顺式元件分析 | 第26页 |
2.1.5 玉米DGAT基因基因电子表达谱分析 | 第26-27页 |
2.2 结果分析 | 第27-43页 |
2.2.1 玉米DGAT基因鉴定及特征结构域分析 | 第27-29页 |
2.2.2 玉米DGAT基因系统进化及基因结构的研究 | 第29-35页 |
2.2.3 玉米DGAT蛋白保守序列及功能区分析 | 第35-39页 |
2.2.4 玉米DGAT蛋白二级结构分析 | 第39-41页 |
2.2.5 玉米DGAT基因启动子区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 第41-42页 |
2.2.6 玉米DGAT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电子表达谱分析 | 第42-43页 |
2.3 小结 | 第43-47页 |
2.3.1 玉米DGAT基因家族鉴定及基因结构分析 | 第43-44页 |
2.3.2 玉米DGAT基因系统进化分析 | 第44页 |
2.3.3 玉米DGAT蛋白结构及功能区分析 | 第44-45页 |
2.3.4 玉米DGAT基因启动子区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 第45页 |
2.3.5 玉米DGAT基因电子表达谱分析 | 第45-47页 |
3 玉米DGAT基因家族的表达分析及酶学功能验证 | 第47-69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7-55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47页 |
3.1.2 菌株和化学试剂 | 第47-48页 |
3.1.3 RNA提取和实时定量分析 | 第48-51页 |
3.1.4 构建玉米DGAT2基因酵母表达载体 | 第51-54页 |
3.1.6 玉米DGAT2基因酶学功能的验证 | 第54-55页 |
3.2 结果分析 | 第55-68页 |
3.2.1 玉米DGAT1基因在响应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 | 第55-58页 |
3.2.2 玉米DGAT2基因在响应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 | 第58-63页 |
3.2.3 不同组织ZmDGAT2基因qRT-PCR分析 | 第63-64页 |
3.2.4 玉米DGAT基因全长克隆及酶学功能验证 | 第64-68页 |
3.3 小结 | 第68-69页 |
3.3.1 玉米DGAT基因在响应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 | 第68页 |
3.3.2 玉米DGAT基因在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 | 第68页 |
3.3.3 玉米DGAT2基因酶学功能的验证 | 第68-69页 |
4 讨论 | 第69-71页 |
5 结论 | 第71-73页 |
5.1 玉米DGAT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71页 |
5.2 玉米DGAT基因对不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及时空表达特性 | 第71页 |
5.3 玉米DGAT2基因的酶学功能验证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5页 |
附录 | 第85-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个人简历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