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的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直线电机颤振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4 论文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1.4.1 论文意义 | 第18页 |
1.4.2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 第20-30页 |
2.1 直线感应电机的工作原理 | 第20-22页 |
2.1.1 直线感应电机的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2.1.2 LIM定子和感应板的结构特点 | 第21-22页 |
2.2 LIM电磁力特点 | 第22-24页 |
2.2.1 LIM的边端效应 | 第22-23页 |
2.2.2 LIM三向电磁力分析 | 第23-24页 |
2.3 LIM列车的运行控制模式 | 第24-26页 |
2.3.1 牵引工况 | 第24-25页 |
2.3.2 惰行工况 | 第25页 |
2.3.3 制动工况 | 第25-26页 |
2.4 直线电机轮轨交通方式的特点 | 第26-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直线电机系统模型建立 | 第30-41页 |
3.1 直线电机单自由度振动模型 | 第30-31页 |
3.2 直线电机有限元模型 | 第31-37页 |
3.2.1 有限元理论 | 第31-33页 |
3.2.2 直线电机三维模型建立 | 第33-35页 |
3.2.3 直线电机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5-37页 |
3.3 直线电机模态分析 | 第37-40页 |
3.3.1 模态分析理论 | 第37-38页 |
3.3.2 直线电机模态分析 | 第38-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直线电机瞬时动态学分析 | 第41-54页 |
4.1 瞬时动态分析理论 | 第41页 |
4.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41-43页 |
4.3 牵引工况下直线电机系统的振动情况 | 第43-47页 |
4.3.1 直线电机定子的振动情况 | 第43-45页 |
4.3.2 直线电机定位结构的振动情况 | 第45-47页 |
4.4 惰行工况下直线电机系统的振动情况 | 第47-51页 |
4.4.1 直线电机定子的振动情况 | 第47-49页 |
4.4.2 直线电机定位结构的振动情况 | 第49-51页 |
4.5 直线电机颤振机理分析 | 第51-53页 |
4.5.1 直线电机系统牵引状态与惰行状态下振动情况对比 | 第51-52页 |
4.5.2 直线电机定子在牵引状态下振动的功率谱分析 | 第52-5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影响直线电机振动的因素分析 | 第54-59页 |
5.1 橡胶刚度对直线电机振动的影响 | 第54-55页 |
5.1.1 参数设置 | 第54页 |
5.1.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5.2 横向拉杆对直线电机振动的影响 | 第55-57页 |
5.2.1 参数设置 | 第55-56页 |
5.2.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5.3 垂向力对直线电机振动的影响 | 第57-58页 |
5.3.1 参数设置 | 第57页 |
5.3.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