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减摇装置的发展历程 | 第11页 |
1.3 减摇鳍的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1.3.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2页 |
1.4 减摇鳍的控制算法研究 | 第12-14页 |
1.4.1 控制算法发展 | 第12-13页 |
1.4.2 多维泰勒网现状简介 | 第13-14页 |
1.5 虚拟现实技术概况及研究状况 | 第14-15页 |
1.5.1 虚拟现实技术概要 | 第14-15页 |
1.5.2 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15页 |
1.6 课题的主要内容和论文结构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海浪以及舰船运动的建模和仿真 | 第18-32页 |
2.1 海浪干扰模型 | 第18-22页 |
2.1.1 不规则波叠加原理 | 第18-19页 |
2.1.2 海浪波能谱的描述 | 第19-20页 |
2.1.3 遭遇频率的波能量谱 | 第20-21页 |
2.1.4 海浪的干扰力和力矩 | 第21-22页 |
2.2 舰船动力学分析 | 第22-25页 |
2.2.1 坐标转换 | 第22-24页 |
2.2.2 舰船动力学模型 | 第24-25页 |
2.3 船体所受外力及外力矩分析 | 第25-30页 |
2.3.1 水动力与水动力矩方程 | 第26-27页 |
2.3.2 舵和鳍的控制力和控制力矩 | 第27-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舰船的多维泰勒网控制器设计 | 第32-42页 |
3.1 多维泰勒网控制器设计 | 第32-36页 |
3.1.1 多维泰勒网控制原理 | 第32-33页 |
3.1.2 系统控制结构框图 | 第33-34页 |
3.1.3 控制器设计 | 第34-36页 |
3.2 单纯形法 | 第36-39页 |
3.2.1 单纯形法原理 | 第37页 |
3.2.2 改进单纯形法 | 第37-39页 |
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9-41页 |
3.3.1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9-40页 |
3.3.2 不同控制器的对比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减摇鳍三维仿真实现 | 第42-56页 |
4.1 减摇鳍三维仿真视景系统实体模型建立 | 第42-47页 |
4.1.1 三维实体建模技术 | 第42-43页 |
4.1.2 可视化建模软件MultiGen Creator | 第43-45页 |
4.1.3 船舶的实体建模 | 第45-47页 |
4.2 视景仿真系统软件Vega Prime | 第47-49页 |
4.3 Vega Prime应用程序的设计 | 第49-55页 |
4.3.1 创建海洋环境 | 第49-52页 |
4.3.2 舰船的动态效果和通道配置 | 第52-55页 |
4.4 本章小节 | 第55-56页 |
第五章 MFC框架下仿真程序的设计 | 第56-74页 |
5.1 MFC概述 | 第57-59页 |
5.2 Vega Prime和MFC的联合开发 | 第59-63页 |
5.2.1 Vega应用程序开发环境的选择 | 第59页 |
5.2.2 基于MFC对话框的Vega Prime应用程序的设计 | 第59-63页 |
5.3 实时数据传输 | 第63-67页 |
5.3.1 Socket网络编程 | 第63-65页 |
5.3.2 客户机/服务器模型 | 第65页 |
5.3.3 数据传输模型 | 第65-67页 |
5.4 实时数据的显示 | 第67-70页 |
5.4.1 OpenGL的特点 | 第67-68页 |
5.4.2 理解Vega Prime与OpenGL混合编程 | 第68-69页 |
5.4.3 OpenGL显示文字 | 第69-70页 |
5.5 仿真程序界面设计 | 第70-73页 |
5.5.1 仿真程序界面总体布局 | 第70-71页 |
5.5.2 MATLAB仿真展示与基本环境配置 | 第71-73页 |
5.6 本章小节 | 第73-7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本文工作内容与结果总结 | 第74-75页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附录 | 第82-92页 |
发表论文列表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