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summary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2.1 产品设计DNA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基于案例的设计技术CBD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3 论文背景与课题来源 | 第14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 | 第14-18页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1.4.2 主要创新性研究工作 | 第15-16页 |
1.4.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页 |
1.4.4 论文的组织和研究框架 | 第16-18页 |
第2章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第18-26页 |
2.1 产品基因工程与生物基因工程 | 第18-20页 |
2.1.1 产品基因工程与生物基因工程 | 第18-19页 |
2.1.2 产品基因的内容 | 第19页 |
2.1.3 遗传与变异 | 第19-20页 |
2.2 分解重构理论 | 第20-22页 |
2.2.1 设计需求分解重构 | 第20-21页 |
2.2.2 设计过程分解重构 | 第21-22页 |
2.3 文化创意产品转化方法研究 | 第22-23页 |
2.3.1 文创产品设计与普通产品设计和工程设计的差异 | 第22页 |
2.3.2 文化创意产品转化方法 | 第22页 |
2.3.3 文化创意产品分类 | 第22-23页 |
2.4 新产品开发模糊前端创意的产生与发展模式研究 | 第23-25页 |
2.4.1 产品开发模糊前端研究 | 第23-24页 |
2.4.2 创意的产生与发展 | 第24-25页 |
2.5 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基于设计DNA案例分析法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方法研究 | 第26-38页 |
3.1 产品造型相关设计DNA元素分析 | 第26-34页 |
3.1.1 设计DNA与生物DNA | 第26页 |
3.1.2 产品造型相关设计DNA元素分类 | 第26-27页 |
3.1.3 产品造型相关设计DNA元素的表达 | 第27-31页 |
3.1.4 构造法DNA的提出 | 第31-34页 |
3.2 产品造型相关设计DNA元素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 第34-37页 |
3.2.1 适应度函数设计 | 第34-35页 |
3.2.2 选择运算 | 第35-37页 |
3.3 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基于产品实例库的设计DNA元素交叉重组研究 | 第38-46页 |
4.1 产品实例库的主要内容 | 第38-42页 |
4.2 基于文化创意产品概念原型系统的文化产品衍化过程 | 第42-45页 |
4.2.1 基于产品基因树的产品造型概念描述的重组 | 第43-44页 |
4.2.2 基于形状文法的产品造型形态的重组 | 第44-45页 |
4.3 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概念原型系统设计 | 第46-56页 |
5.1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概念原型系统功能定位与框架设计 | 第46-47页 |
5.1.1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概念原型系统简介 | 第46页 |
5.1.2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概念原型系统功能模块分析 | 第46-47页 |
5.1.3 系统基础工作 | 第47页 |
5.2 设计实例——小音箱设计 | 第47-56页 |
5.2.1 需求分析 | 第47-49页 |
5.2.2 案例检索 | 第49-54页 |
5.2.3 创意组织 | 第54页 |
5.2.4 产品建模 | 第54-55页 |
5.2.5 产品渲染 | 第55-56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60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56-57页 |
6.2 今后工作展望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 1: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采集 | 第66-68页 |
附录 2: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68-70页 |
附录 3: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与论文相关)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