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立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1.2.1 干道信号控制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1.2.2 公交信号优先策略 | 第13-14页 |
1.2.3 现有研究总结 | 第14页 |
1.3 考虑公交优先的改进WEBSTER信号配时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4-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技术路线与论文组织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考虑公交优先的交通信号控制方法 | 第18-32页 |
2.1 交通信号控制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2.1.1 基本参数 | 第18-20页 |
2.1.2 信号配时方案设计流程 | 第20-21页 |
2.1.3 评价指标 | 第21-24页 |
2.2 公交信号优先控制基础理论 | 第24-26页 |
2.2.1 控制类型 | 第24页 |
2.2.2 控制方式 | 第24-26页 |
2.3 考虑公交优先的改进WEBSTER信号配时方法 | 第26-32页 |
2.3.1 信号交叉口交通量预测 | 第26-28页 |
2.3.2 系统的数据检测、传输和处理技术 | 第28-29页 |
2.3.3 建立考虑公交优先的一般信号优化模型 | 第29-32页 |
第三章 乘客延误模型及信号配时算法 | 第32-46页 |
3.1 交叉口车辆延误 | 第32-35页 |
3.1.1 交叉口车辆延误一般形式 | 第32-33页 |
3.1.2 稳态交叉口车辆平均延误 | 第33-34页 |
3.1.3 随机延误时间 | 第34-35页 |
3.2 交叉口乘客延误 | 第35-37页 |
3.2.1 社会车辆乘客延误 | 第35-36页 |
3.2.2 公交车辆乘客延误 | 第36-37页 |
3.2.3 交叉口乘客延误最小模型 | 第37页 |
3.3 模型在干道的扩展 | 第37-46页 |
3.3.1 干道交通条件 | 第38页 |
3.3.2 干道乘客延误最小优化模型 | 第38-41页 |
3.3.3 模型求解与算法讨论 | 第41-46页 |
第四章 考虑公交优先的改进WEBSTER信号配时方案实例 | 第46-62页 |
4.1 仿真平台 | 第46页 |
4.2 单交叉口模型仿真及评价研究 | 第46-62页 |
4.2.1 模型效果分析 | 第46-52页 |
4.2.2 交叉口信号配时实例 | 第52-56页 |
4.2.3 干道信号配时实例 | 第56-6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5.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第62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作者简介、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