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两性聚电解质刷离子特异性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9页
    1.1 海洋生物污损第9-11页
        1.1.1 主要海洋污损生物第10页
        1.1.2 海洋污损生物附着的影响因素第10页
        1.1.3 海洋生物污损发生过程第10-11页
    1.2 海洋防污技术发展历史第11-14页
        1.2.1 基料不溶型海洋防污材料第12页
        1.2.2 基料可溶型海洋防污材料第12-13页
        1.2.3 自抛光型海洋防污材料第13-14页
    1.3 国内外海洋防污材料研究现状第14-19页
        1.3.1 传统自抛光海洋防污涂料第14-15页
        1.3.2 低表面能的海洋防污材料第15-16页
        1.3.3 仿生结构的海洋防污材料第16-17页
        1.3.4 接枝抗菌基团的海洋防污材料第17页
        1.3.5 可降解的海洋防污材料第17-18页
        1.3.6 抗蛋白吸附的海洋防污材料第18-19页
    1.4 离子特异性效应第19-28页
        1.4.1 盐溶液体系中的离子特异性效应第20-23页
        1.4.2 水化匹配模型第23-26页
        1.4.3 色散力作用第26-27页
        1.4.4 离子特异性效应的相关研究第27-28页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第28-29页
第二章 分子动力学模拟介绍第29-39页
    2.1 系综第30页
    2.2 边界条件第30-32页
    2.3 分子力场第32-34页
        2.3.1 AMBER力场第33页
        2.3.2 CHARMM力场第33页
        2.3.3 CVFF力场第33-34页
        2.3.4 OPLS力场第34页
    2.4 粒子位置和速度的初始化第34-35页
    2.5 求解牛顿运动方程的算法第35-38页
        2.5.1 Verlet算法第35-36页
        2.5.2 Leap-Frog算法第36页
        2.5.3 Velocity-Verlet算法第36-37页
        2.5.4 Beeman算法第37页
        2.5.5 Gear算法第37-38页
    2.6 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包第38-39页
第三章 两性聚电解质刷的离子特异性效应第39-56页
    3.1 引言第39页
    3.2 模型构建和模拟参数第39-43页
    3.3 结果分析第43-56页
        3.3.1 体系的势能变化第43-44页
        3.3.2 溶剂可及表面积第44-46页
        3.3.3 离子分布比例第46-47页
        3.3.4 径向分布函数和均力势第47-56页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附件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来源的微泡对慢性肾损伤体内外修复作用的研究
下一篇:水文变异条件下的水库生态调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