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3页 |
1 前言 | 第14-21页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21页 |
1.2.1 土壤微生物与作物种植模式 | 第15-16页 |
1.2.2 植物-土壤反馈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1.2.3 基于微生物学的植物-土壤反馈机制 | 第19-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8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1-22页 |
2.2 试验仪器与药品 | 第22-23页 |
2.2.1 试验仪器 | 第22页 |
2.2.2 试验药品 | 第22-23页 |
2.3 试验设计 | 第23-25页 |
2.3.1 连作及轮作土壤灭菌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 第23页 |
2.3.2 连作及轮作土壤微生物菌群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 第23-24页 |
2.3.3 添加杀菌剂及接种连作及轮作土壤AMF及腐生菌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 第24-25页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5-27页 |
2.4.1 黄瓜植株干重及鲜重的测定 | 第25页 |
2.4.2 土样采集 | 第25页 |
2.4.3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 | 第25页 |
2.4.4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第25页 |
2.4.5 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的测定 | 第25-27页 |
2.4.6 土壤微生物Miseq测序 | 第27页 |
2.5 数据分析 | 第27-2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59页 |
3.1 连作及轮作土壤灭菌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 第28-31页 |
3.1.1 连作及轮作土壤灭菌对黄瓜幼苗全株鲜重的影响 | 第28-29页 |
3.1.2 连作及轮作土壤灭菌对黄瓜幼苗地上鲜重和地下鲜重的影响 | 第29页 |
3.1.3 连作及轮作土壤灭菌对黄瓜幼苗全株干重的影响 | 第29-30页 |
3.1.4 连作及轮作土壤灭菌对黄瓜幼苗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的影响 | 第30-31页 |
3.1.5 连作及轮作土壤灭菌对黄瓜幼苗总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1页 |
3.2 连作及轮作土壤微生物菌群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31-54页 |
3.2.1 连作及轮作土壤微生物菌群对黄瓜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31-34页 |
3.2.2 连作及轮作土壤微生物菌群对黄瓜幼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3 连作及轮作土壤微生物菌群对黄瓜幼苗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35-37页 |
3.2.4 连作及轮作土壤微生物菌群对黄瓜幼苗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第37-41页 |
3.2.5 连作及轮作土壤微生物菌群对黄瓜根际土壤细菌与真菌类群分布的影响 | 第41-54页 |
3.3 添加杀菌剂及接种连作及轮作中AMF及腐生菌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 第54-59页 |
3.3.1 连作及轮作土壤添加杀菌剂对黄瓜全株鲜重的影响 | 第54页 |
3.3.2 连作及轮作土壤添加杀菌剂对黄瓜地上及地下鲜重的影响 | 第54-55页 |
3.3.3 连作及轮作土壤添加杀菌剂对黄瓜全株干重的影响 | 第55页 |
3.3.4 连作及轮作土壤添加杀菌剂对黄瓜地上及地下干重的影响 | 第55-56页 |
3.3.5 接种连作及轮作土壤AMF及腐生菌对黄瓜全株鲜重的影响 | 第56页 |
3.3.6 连作及轮作土壤AMF及腐生菌对黄瓜地上及地下鲜重的影响 | 第56-57页 |
3.3.7 连作及轮作土壤中AMF及腐生菌对黄瓜全株干重的影响 | 第57-58页 |
3.3.8 连作及轮作土壤中AMF及腐生菌对黄瓜地上及地下干重的影响 | 第58-59页 |
4 讨论 | 第59-62页 |
4.1 土壤灭菌及接种微生物菌群的试验方法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 第59页 |
4.2 连作及轮作土壤微生物菌群黄瓜植株干鲜重的影响 | 第59页 |
4.3 连作及轮作土壤微生物菌群黄瓜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59-60页 |
4.4 连作及轮作土壤微生物菌群对黄瓜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的影响 | 第60页 |
4.5 连作及轮作土壤微生物菌群对黄瓜土壤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影响 | 第60-61页 |
4.6 连作及轮作中AMF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 第61页 |
4.7 连作及轮作中添加杀菌剂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 第61-62页 |
5 结论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