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翻转课堂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分析与对策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2 翻转课堂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3.1 研究目的第14页
        1.3.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3.2.1 理论意义第14页
            1.3.2.2 实践意义第14-15页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5-17页
        1.4.1 研究思路第15-16页
        1.4.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2章 研究综述第17-23页
    2.1 概念第17-19页
        2.1.1 翻转课堂第17页
        2.1.2 生物学翻转课堂第17-18页
        2.1.3 翻转课堂的形式第18页
        2.1.4 翻转课堂的主体第18-19页
    2.2 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比较第19-20页
    2.3 理论基础第20-23页
        2.3.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第20页
        2.3.2 掌握学习理论第20-21页
        2.3.3 学习金字塔理论第21-23页
第3章 翻转课堂现场观察及分析第23-37页
    3.1 调研对象第23-24页
    3.2 翻转课堂在生物学中的适用第24-27页
        3.2.1 新授课第24-25页
        3.2.2 讲评课第25-26页
        3.2.3 复习课第26页
        3.2.4 实验课第26-27页
    3.3 翻转课堂实施效果调查分析第27-35页
        3.3.1 问卷的设计与实施第27-28页
        3.3.2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第28-35页
            3.3.2.1 学生对翻转课堂接受程度分析第28-31页
            3.3.2.2 学生的翻转课堂学习效果分析第31-34页
            3.3.2.3 结论第34-35页
    3.4 烟台十四中翻转课堂的总结第35-37页
第4章 翻转课堂在生物学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第37-46页
    4.1 问题分析第37-38页
        4.1.1 教学设计待规范第37页
        4.1.2 课堂效率待提高第37页
        4.1.3 课后评价的欠缺第37页
        4.1.4 教学资源的利用第37-38页
    4.2 改进策略第38-41页
        4.2.1 增强师生、生生互动第38-39页
        4.2.2 重新整合课程内容第39页
        4.2.3 适度调整教学评价第39-40页
        4.2.4 综合培养学生能力第40页
        4.2.5 加强优化交互平台第40-41页
    4.3 《观察植物细胞》课例设计、分析与评价第41-46页
        4.3.1 课例基本信息第41-44页
        4.3.2 课例分析第44-45页
        4.3.3 课例评价第45-46页
第5章 翻转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第46-49页
    5.1 课前环节第46-47页
    5.2 课上环节第47-48页
    5.3 评价反馈环节第48-49页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第49-51页
    6.1 研究结论第49页
    6.2 研究展望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附录A 访谈提纲第54-56页
附录B 生物学翻转课堂实施效果的调查问卷第56-58页
附录C 课堂实录第58-60页
附录D 课程评价第60-62页
作者简历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下一篇:固液界面分子间卤键和偶极作用调控分子自组装纳米结构的STM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