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3 文献述评 | 第13-14页 |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14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概述 | 第16-21页 |
2.1 环境会计的概念 | 第16页 |
2.2 环境会计信息的特点 | 第16-17页 |
2.3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7页 |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7-18页 |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8页 |
2.3.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8-19页 |
2.4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 | 第19页 |
2.5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 第19-21页 |
3 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 第21-25页 |
3.1 样本选取 | 第21页 |
3.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 | 第21-22页 |
3.3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 第22-25页 |
4 我国钢铁行业环境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5-29页 |
4.1 我国钢铁行业上巿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问题 | 第25-26页 |
4.1.1 环境信息披露的模式不够规范 | 第25页 |
4.1.2 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实用性差 | 第25-26页 |
4.1.3 环境信息披露的监管不到位 | 第26页 |
4.2 我国钢铁行业上巿公司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的原因 | 第26-29页 |
4.2.1 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法规不完善 | 第26-27页 |
4.2.2 缺少制度化的环境信息披露标准 | 第27页 |
4.2.3 企业自身对环境信息披露的认识不足 | 第27页 |
4.2.4 利益相关者对环境会计信息需求不高 | 第27-29页 |
5 国外环境信息披露的经验借鉴 | 第29-34页 |
5.1 美国的环境信息披露 | 第29-31页 |
5.1.1 美国环境信息披露的制度规范 | 第29-30页 |
5.1.2 美国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 | 第30-31页 |
5.2 日本的环境信息披露 | 第31-33页 |
5.2.1 日本环境信息披露的制度规范 | 第31-33页 |
5.2.2 日本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 | 第33页 |
5.3 国外环境信息披露对我国的启示 | 第33-34页 |
6 完善我国钢铁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建议 | 第34-40页 |
6.1 加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推动作用 | 第34-35页 |
6.2 完善环境信息披露体系 | 第35-38页 |
6.3 加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内部建设 | 第38-40页 |
7 结束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附录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