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燕麦论文

耕作方式对华北寒旱区燕麦田杂草群落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18页
    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页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3-16页
        2.1 保护性耕作的起源与定义第13-14页
        2.2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状况第14页
        2.3 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第14页
        2.4 耕作方式对农田杂草群落的影响第14-15页
        2.5 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第15-16页
        2.6 耕作方式对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第16页
    3 主要研究内容、需要突破的关键问题与技术路线第16-18页
        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3.1.1 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土壤微生物特征第16页
            3.1.2 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农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第16页
            3.1.3 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土壤物理特性第16-17页
            3.1.4 不同耕作方式下的燕麦产量效应第17页
        3.2 要突破的关键问题第17页
        3.3 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二章 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第18-4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8-19页
        1.1 试验区概况第18-19页
        1.2 取样方法第19页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19页
            1.3.1 土壤微生物量碳第19页
            1.3.2 土壤活跃微生物第19页
            1.3.3 土壤呼吸第19页
            1.3.4 呼吸商的计算第19页
    2. 结果分析第19-41页
        2.1 耕作方式对燕麦田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第19-25页
        2.2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活跃微生物量的影响第25-31页
        2.3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第31-36页
        2.4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呼吸商的影响第36-41页
    3 讨论第41-42页
        3.1 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第41页
        3.2 耕作方式对土壤活跃微生物的影响第41页
        3.3 耕作方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第41-42页
    4.结论第42-44页
第三章 耕作方式对燕麦田杂草群落的影响第44-55页
    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44-45页
        1.1 试验区概况第44页
        1.2 试验设计第44页
        1.3 测定内容及方法第44页
        1.4 数据统计第44-4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5-52页
        2.1 农田植物群落密度第45-47页
        2.2 农田植物种类第47-50页
        2.3 植物多样性指数第50-51页
        2.4 杂草与燕麦产量第51-52页
    3 讨论第52-53页
    4 结论第53-55页
第四章 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第55-74页
    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55-56页
        1.1 试验区概况第55页
        1.2 试验设计第55页
        1.3 测定内容及方法第55-56页
            1.3.1 土壤硬度的测定第55页
            1.3.2 土壤容重的测定第55页
            1.3.3 土壤含水量第55-5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6-71页
        2.1 耕作方式对土壤紧实度的影响第56-60页
            2.1.1 耕作方式对不同土层紧实度影响第56-58页
            2.1.2 不同耕作方式对草甸栗钙土土壤紧实度的影响第58-60页
        2.2 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第60-63页
            2.2.1.不同耕作方式下的耕层土壤容重第60-63页
            2.2.2.不同耕作方式下耕层平均土壤容重第63页
        2.3 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第63-71页
            2.3.1 耕作方式对 0-80cm土层土壤贮水量的影响第63-65页
            2.3.2 耕作方式对耕层土壤水分的影响第65-68页
            2.3.3 耕作方式对土壤耗水量和耗水强度的影响第68-70页
            2.3.4 不同耕作方式下农田植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第70-71页
    3 讨论第71-73页
    4. 结论第73-74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74-78页
    1. 讨论第74-75页
        1.1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环境协同效应第74页
        1.2. 农田土壤微生物与植物群落第74-75页
        1.3 杂草多样性与燕麦产量第75页
        1.4 土壤耕作与燕麦产量第75页
    2. 结论第75-78页
参考文献第78-84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4-85页
作者简介第85-86页
致谢第86-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贿赂犯罪案件技术侦查措施适用研究
下一篇:公司人格混同的司法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