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户内变电站通风系统数值模拟及优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通风散热技术分类及优缺点 | 第14-16页 |
1.3 可控弱气流通风原理 | 第16-17页 |
1.4 本文研究路线及内容 | 第17-18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全户内变电站典型电气设备散热特性 | 第19-30页 |
2.1 变电站电气设备损耗及计算 | 第19-22页 |
2.1.1 电力变压器损耗 | 第19-20页 |
2.1.2 变压器损耗的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2.1.3 变压器损耗计算 | 第21-22页 |
2.2 变电站电气设备散热及计算 | 第22-28页 |
2.2.1 传热学模型 | 第22-24页 |
2.2.2 散热量计算 | 第24-27页 |
2.2.3 散热量分析 | 第27-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片式散热器散热特性的数值模拟 | 第30-38页 |
3.0 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第30-31页 |
3.1 边界条件选择 | 第31页 |
3.2 控制方程 | 第31-33页 |
3.3 模拟方案安排与结果分析 | 第33-36页 |
3.3.1 进口油速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2 散热片数的影响 | 第35页 |
3.3.3 散热片高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4 散热片间距的影响 | 第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新型通风方式下全户内变电站通风数值模拟 | 第38-50页 |
4.1 变电站简介 | 第38-39页 |
4.2 变电站通风的数值模拟 | 第39-43页 |
4.2.1 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第39-41页 |
4.2.2 边界条件设置 | 第41页 |
4.2.3 正交试验设计 | 第41-43页 |
4.3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43-48页 |
4.3.1 自然通风临界温度 | 第43-44页 |
4.3.2 夏季极端气候条件下最小机械通风速率 | 第44页 |
4.3.3 各种气候条件下最小机械通风量 | 第44-45页 |
4.3.4 各参数对温度变化的影响 | 第45-47页 |
4.3.5 各参数对散热效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4.4 参数的优化分析 | 第48-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全户内变电站气流组织的数值优化 | 第50-64页 |
5.1 散热器室导流罩影响因素及数值优化 | 第50-57页 |
5.1.1 导流罩优化描述 | 第50-51页 |
5.1.2 模型简化与边界条件 | 第51页 |
5.1.3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51-57页 |
5.2 进风口导流板数值及结构优化 | 第57-60页 |
5.2.1 进风口导流板数值优化 | 第57-59页 |
5.2.2 进口导流板结构优化描述 | 第59-60页 |
5.3 变压器室通风口数值及结构优化 | 第60-62页 |
5.3.1 变压器室通风口的数值优化 | 第60-61页 |
5.3.2 变压器室通风口结构优化描述 | 第61-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4-65页 |
6.2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