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论文

供电台区线损异常分析及处理方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页
    1.2 台区线损异常分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第10-12页
    1.3 供电台区线损异常分析的意义第12-13页
        1.3.1 供电台区线损分析的意义第12页
        1.3.2 线损异常分析与处理的意义第12-13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第13-15页
第二章 配电网线损的理论计算与管理统计第15-29页
    2.1 配电网的线损理论计算方法第15-21页
        2.1.1 基于配电变压器容量等值电阻法第16-17页
        2.1.2 基于配电变压器电量等值电阻法第17-18页
        2.1.3 前推回代潮流算法第18-19页
        2.1.4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线损的影响第19-21页
    2.2 线损四分管理中的分台区管理第21-22页
        2.2.1 线损四分管理的定义第21页
        2.2.2 线损分台区统计计算方法第21-22页
    2.3 线损的指标管理第22-26页
        2.3.1 线损指标核定的模式第23-25页
        2.3.2 10(6)kV及以下电网线损指标的核定程序第25页
        2.3.3 线损指标的分级控制管理措施第25-26页
    2.4 线损的统计分析第26-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供电台区线损异常情况分析与控制处理第29-37页
    3.1 线损波动的主要因素第29-31页
        3.1.1 供电台区线损异常技术因素第30-31页
        3.1.2 供电台区线损异常管理因素第31页
    3.2 10kV及以下低压网线损指标异常处理第31-33页
    3.3 供电台区线损异常事例分析与处理第33-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县级供电企业线损异常典型案例分析第37-48页
    4.1 线损管理现状第37-38页
    4.2 线损理论计算范围统计第38页
    4.3 线损理论计算结果分析第38-43页
        4.3.1 理论线损率计算结果第38-39页
        4.3.2 线损电量构成分析第39-40页
        4.3.3 线损结果异常详细分析第40-43页
    4.4 理论线损率对比分析第43-45页
    4.5 线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第45-46页
    4.6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五章 营配信息集成线损“两个比对”及异常处理的应用第48-58页
    5.1 营配信息集成第48-49页
    5.2 线损“两个比对”及异常处理的应用方式第49-50页
    5.3 线损“两个比对”及异常处理的应用对象第50-52页
    5.4 线损“两个比对”及异常处理的应用场景第52-57页
        5.4.1 台区异常处理第52-54页
        5.4.2 线路异常处理第54-57页
    5.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结论与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智慧之书”与“冒险写作”--李浩小说创作研究
下一篇:奶牛个体采食量测定仪的设计与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