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 第14-18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2 研究述评 | 第16-18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农业产业化政策提出的历史背景 | 第20-28页 |
2.1 农业合作化、集体化与农业产业化 | 第20-24页 |
2.1.1 农业合作化、集体化和产业化三者的关系 | 第20-21页 |
2.1.2 农业生产资料的合作化奠定了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制度基础 | 第21-22页 |
2.1.3 农业集体化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的推力 | 第22-24页 |
2.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产业化 | 第24-28页 |
2.2.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产业化的关联 | 第24-25页 |
2.2.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 第25-26页 |
2.2.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性 | 第26-28页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引领土地制度创新与农业产业化深入发展 | 第28-40页 |
3.1 土地规模经营的出现 | 第29-32页 |
3.1.1 土地规模经营出现的原因 | 第29-31页 |
3.1.2 家庭农场与农业专业户适应土地规模经营新要求 | 第31-32页 |
3.2 农用土地各种权利逐步分离 | 第32-34页 |
3.2.1 农用土地集体所有权与农户承包经营权相分离 | 第32-33页 |
3.2.2 农用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 第33-34页 |
3.3 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 | 第34-36页 |
3.3.1 农村土地流转加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第34-35页 |
3.3.2 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集中小块且分散的土地 | 第35-36页 |
3.4 农村土地流转的经验 | 第36-40页 |
3.4.1 在农业市场化中促进农民组织化 | 第36-37页 |
3.4.2 有序土地流转需要农业服务体系作支撑 | 第37-40页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新载体:"互联网+" | 第40-46页 |
4.1 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引入"互联网+" | 第40-43页 |
4.1.1 引入"互联网+"的必要性 | 第40-41页 |
4.1.2 "互联网+"农业产业化模式探析 | 第41-43页 |
4.2 "互联网+"对于农业产业化的巨大促进作用 | 第43-46页 |
4.2.1 "互联网+"让农业进入信息化时代 | 第43-44页 |
4.2.2 "互联网+"促进农业服务体系发展 | 第44页 |
4.2.3 "互联网+"让生产环节更加智能化 | 第44页 |
4.2.4 "互联网+"打造新的销售模式 | 第44-46页 |
第5章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社会效益 | 第46-51页 |
5.1 农业产业化发展注重社会效益的缘由 | 第46-48页 |
5.1.1 生态环境趋紧的强约束 | 第46-47页 |
5.1.2 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注重社会效益 | 第47-48页 |
5.2 生态农业——农业产业化发展新业态 | 第48-51页 |
5.2.1 时代呼吁生态农业出现 | 第48页 |
5.2.2 生态农业模式与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 第48-51页 |
结语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