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三、研究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四、拟解决的问题 | 第13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民间借贷概述 | 第15-24页 |
第一节 民间借贷界定 | 第15-18页 |
一、学术理论上对其界定 | 第15-17页 |
二、我国法律规范体系中的民间借贷界定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民间借贷与相关法律概念区别 | 第18-22页 |
一、民间借贷与高利贷 | 第18-19页 |
二、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 | 第19-22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我国民间借贷存在之必要性 | 第24-27页 |
第一节 社会因素 | 第24-25页 |
一、传统文化渊源 | 第24页 |
二、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 第24-25页 |
第二节 经济和现实因素 | 第25-27页 |
一、经济因素 | 第25-26页 |
二、现实原因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我国民间借贷现状分析 | 第27-43页 |
第一节 我国民间借贷发展概况及特点 | 第27-38页 |
一、我国民间借贷发展概况 | 第27-28页 |
二、我国民间借贷发展现状特点 | 第28-38页 |
第二节 我国民间借贷现状分析 | 第38-43页 |
一、民间借贷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 | 第38-39页 |
二、民间借贷缺乏科学的利率定价机制 | 第39-40页 |
三、民间借贷缺乏完整的监管体制 | 第40页 |
四、民间借贷缺乏完善的危机处理机制 | 第40-43页 |
第四章 域外民间借贷立法经验及借鉴 | 第43-48页 |
第一节 域外民间借贷立法规制实践 | 第43-45页 |
一、发达国家民间借贷的立法规制实践—以美、日为例 | 第43-44页 |
二、台湾地区对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立法实践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域外民间借贷立法规制对我国之借鉴 | 第45-48页 |
一、域外民间借贷立法规制成功要素 | 第45页 |
二、我国关于民间借贷立法规制的现实情况 | 第45-47页 |
三、小结及启示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我国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立法完善建议 | 第48-57页 |
第一节 制定专门的单行法 | 第48-50页 |
一、合理定位民间借贷,限定和规范民间借贷涉及领域 | 第48-49页 |
二、修改相关配套法律规定 | 第49-50页 |
第二节 建立利率定价机制 | 第50-52页 |
一、建立市场定价机制,打击高息投机行为 | 第50-51页 |
二、建立政府预警机制,发布民间借贷利率定价指导 | 第51页 |
三、确定合理的利润空间,风险与利润对等 | 第51-52页 |
第三节 健全民间借贷监管体系 | 第52-54页 |
一、明确我国的民间借贷监管原则 | 第52-53页 |
二、确定我国民间借贷监管主体 | 第53页 |
三、放宽民间借贷发展环境 | 第53-54页 |
第四节 建立及时有效的事前预防,事后规制机制 | 第54-55页 |
一、规定严格的民间借贷组织准入退出标准,加强审查 | 第54-55页 |
二、建立有效的民间借贷纠纷的危机处理机制 | 第55页 |
第五节 建立高效便捷的救济渠道 | 第55-57页 |
一、充分发挥调节机制,建立多种救济渠道 | 第56页 |
二、降低诉讼成本,建议适用简易程序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后记 | 第62-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发表情况 | 第64-65页 |
个人简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