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城市集中供热论文

供热站虚拟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英文摘要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和创新点第13-14页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第14-18页
    2.1 引言第14页
    2.2 C++ 标准库/STL第14-15页
    2.3 MFC第15页
    2.4 OpenSceneGraph第15-17页
    2.5 XML/XML Schema/MSXML第17页
    2.6 小结第17-18页
第三章 供热站虚拟仿真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第18-33页
    3.1 引言第18页
    3.2 系统需求分析第18-19页
    3.3 系统总体设计第19-20页
    3.4 组件管理模块设计第20-22页
        3.4.1 组件数据结构的设计第20-21页
        3.4.2 用户交互功能的设计第21-22页
    3.5 装配流程管理模块设计第22-29页
        3.5.1 装配流程的定义第22-26页
        3.5.2 装配流程的XML表示方式第26-29页
    3.6 装配场景控制模块设计第29-31页
        3.6.1 自动装配第29-30页
        3.6.2 手动装配第30-31页
    3.7 小结第31-33页
第四章交互式虚拟仿真系统功能的实现技术第33-73页
    4.1 引言第33页
    4.2 框架模块的实现第33-35页
        4.2.1 应用程序类的实现第33-34页
        4.2.2 主窗口的实现第34-35页
    4.3 组件管理模块的实现第35-45页
        4.3.1 组件管理中的数据结构的实现第36-42页
        4.3.2 用户交互的实现第42-45页
    4.4 装配流程管理模块的实现第45-51页
        4.4.1 数据结构的定义第45-49页
        4.4.2 场景管理器的实现第49-51页
    4.5 装配场景控制模块的实现第51-72页
        4.5.1 装配场景控制模块的基本架构第51-56页
        4.5.2 自动装配模式第56-64页
        4.5.3 手动装配模式第64-72页
    4.6 小结第72-73页
第五章 系统的实现效果第73-76页
    5.1 主工作界面的实现效果第73页
    5.2 组件管理功能的实现效果第73-74页
    5.3 装配功能的实现效果第74-76页
        5.3.1 自动装配功能的实现效果第74-75页
        5.3.2 手动装配功能的实现效果第75-7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6-77页
    6.1 总结第76页
    6.2 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79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观初探
下一篇: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历史虚无主义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