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2页 |
1.1 犬瘟热病毒综述 | 第13-15页 |
1.1.1 犬瘟热病原特性 | 第13-14页 |
1.1.2 CDV的细胞受体 | 第14-15页 |
1.1.3 CDV的流行病学 | 第15页 |
1.2 犬瘟热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1.2.1 核衣壳蛋白(N蛋白) | 第16页 |
1.2.2 磷蛋白(P蛋白) | 第16-17页 |
1.2.3 基质膜蛋白(M蛋白) | 第17页 |
1.2.4 融合蛋白(F蛋白) | 第17-18页 |
1.2.5 血凝蛋白(H蛋白) | 第18-19页 |
1.2.6 大蛋白(L蛋白) | 第19页 |
1.3 犬瘟热病毒分离方法 | 第19-20页 |
1.3.1 原代细胞 | 第19-20页 |
1.3.2 传代细胞 | 第20页 |
1.3.3 表达CDV细胞受体的细胞系 | 第20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水貂、狐狸和貉源犬瘟热病毒Fsp、H和F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22-38页 |
摘要 | 第22-23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23-25页 |
2.1.1 病料和病毒 | 第23页 |
2.1.2 试剂 | 第23页 |
2.1.3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23页 |
2.1.4 病料处理、病毒RNA提取及反转录 | 第23-24页 |
2.1.5 疑似犬瘟热样品的RT-PCR检测 | 第24页 |
2.1.6 Fsp、H和F基因的RT-PCR扩增 | 第24页 |
2.1.7 Fsp、H和N基因的克隆和测序 | 第24-25页 |
2.1.8 序列分析 | 第25页 |
2.2 结果 | 第25-35页 |
2.2.1 疑似犬瘟热样品的RT-PCR检测 | 第25页 |
2.2.2 Fsp、H和F基因的扩增 | 第25-27页 |
2.2.3 CDV Fsp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 | 第27-28页 |
2.2.4 H基因序列与遗传进化分析 | 第28-30页 |
2.2.5 H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30-31页 |
2.2.6 F基因序列与遗传进化分析 | 第31-34页 |
2.2.7 F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34-35页 |
2.3 讨论 | 第35-38页 |
第三章 犬瘟热病毒SD(14)7 株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测序与分析 | 第38-52页 |
摘要 | 第38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8-41页 |
3.1.1 细胞、毒株及实验动物 | 第38页 |
3.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38-39页 |
3.1.3 病毒分离 | 第39-41页 |
3.2 结果 | 第41-50页 |
3.2.1 病毒的分离结果 | 第41-42页 |
3.2.2 病毒的RT-PCR鉴定结果 | 第42-43页 |
3.2.3 病毒形态观察结果 | 第43页 |
3.2.4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 | 第43-44页 |
3.2.5 动物回归试验结果 | 第44-45页 |
3.2.6 SD(14)7 株全基因组分段扩增结果 | 第45-46页 |
3.2.7 SD(14)7 株全基因组拼接与分析结果 | 第46页 |
3.2.8 SD(14)7 株与GenBank登录毒株之间的相似性分析结果 | 第46-47页 |
3.2.9 SD(14)7 株全基因组的遗传进化分析 | 第47-48页 |
3.2.10 SD(14)7 株H基因的比对分析与系统发育分析 | 第48-50页 |
3.2.11 SD(14)7 株H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50页 |
3.3 讨论 | 第50-52页 |
3.3.1 病毒的分离 | 第50-51页 |
3.3.2 病毒的毒力 | 第51页 |
3.3.3 SD(14)7 株全基因组与H基因分析 | 第51-52页 |
第四章 犬瘟热病毒SD(14)7 株的致病性研究 | 第52-66页 |
摘要 | 第52页 |
4.1 材料和方法 | 第52-54页 |
4.1.1 试验动物和毒株 | 第52页 |
4.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52页 |
4.1.3 病毒TCID50测定 | 第52-53页 |
4.1.4 阴性动物的筛选 | 第53页 |
4.1.5 动物的分组与攻毒 | 第53页 |
4.1.6 动物的致病性研究 | 第53页 |
4.1.7 动物组织的病理切片与免疫组化 | 第53页 |
4.1.8 病毒RNA的提取和cDNA的合成 | 第53-54页 |
4.1.9 荧光定量PCR测定病毒含量 | 第54页 |
4.2 结果 | 第54-65页 |
4.2.1 病毒TCID50测定结果 | 第54页 |
4.2.2 动物的发病特征 | 第54-55页 |
4.2.3 发病动物的组织脏器病变特征 | 第55-57页 |
4.2.4 动物组织的病理切片和免疫组化结果 | 第57-61页 |
4.2.5 动物的体温特征 | 第61-62页 |
4.2.6 动物的抗体效价 | 第62-63页 |
4.2.7 动物的排毒期 | 第63-64页 |
4.2.8 CDV在血液内的含量 | 第64页 |
4.2.9 CDV在各组织内的分布 | 第64-65页 |
4.3 讨论 | 第65-66页 |
4.3.1 动物的致病性 | 第65页 |
4.3.2 动物的体温 | 第65页 |
4.3.3 动物的排毒期与病毒在组织内的分部 | 第65-66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附录1 实验所用仪器汇总 | 第74-75页 |
附录2 实验所需溶液的配方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作者简历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