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第14-20页 |
1.3.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 第14-16页 |
1.3.2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 第16-19页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 第19-20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0-21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3-28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5页 |
2.1.1 农户 | 第23页 |
2.1.2 收入质量 | 第23-24页 |
2.1.3 信贷员授信偏好 | 第24-25页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第25-28页 |
2.2.1 信贷配给理论 | 第25-26页 |
2.2.2 金融排斥理论 | 第26页 |
2.2.3 信用理论 | 第26-27页 |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基于农户收入质量的信贷员授信偏好特征分析 | 第28-46页 |
3.1 样本选取与问卷设计 | 第28-29页 |
3.1.1 样本选取 | 第28页 |
3.1.2 问卷设计 | 第28-29页 |
3.2 信贷员基本特征及对农户信贷认知评估分析 | 第29-31页 |
3.2.1 信贷员个体基本特征分析 | 第29-30页 |
3.2.2 信贷员对农户信贷认知的评估分析 | 第30-31页 |
3.3 信贷员授信偏好特征分析 | 第31-45页 |
3.3.1 信贷员对农户资金用途的授信偏好分析 | 第31-34页 |
3.3.2 信贷员对农户基本特征的授信偏好分析 | 第34-37页 |
3.3.3 信贷员对农户收入质量的授信偏好分析 | 第37-43页 |
3.3.4 信贷员对农户信用特征的授信偏好分析 | 第43页 |
3.3.5 信贷员对农户社会资本特征授信偏好分析 | 第43-44页 |
3.3.6 信贷员对农户贷款担保形式的授信偏好分析 | 第44-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基于农户收入质量的信贷员授信偏好实证分析 | 第46-61页 |
4.1 理论分析 | 第46-47页 |
4.1.1 信贷员授信偏好影响因素的机理分析 | 第46-47页 |
4.2 信贷员授信偏好的相关变量测度 | 第47-53页 |
4.2.1 农户收入质量的测度 | 第47-51页 |
4.2.2 农户个体特征的测度 | 第51-53页 |
4.3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择 | 第53-55页 |
4.3.1 模型设定 | 第53页 |
4.3.2 变量选择 | 第53-55页 |
4.4 信贷员授信偏好影响因素分析 | 第55-60页 |
4.4.1 农户收入质量对信贷员授信偏好的影响 | 第55-57页 |
4.4.2 农户个体特征对信贷员授信偏好的影响 | 第57-58页 |
4.4.3 信贷员个体特征对其授信偏好的影响 | 第58-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61-64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1-62页 |
5.2 对策建议 | 第62-64页 |
5.2.1 完善信贷员授信机制 | 第62页 |
5.2.2 营造农村良好信用环境 | 第62-63页 |
5.2.3 创新金融机构信贷产品 | 第63页 |
5.2.4 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宣传 | 第63页 |
5.2.5 强化政府金融监管力度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附录 | 第68-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