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一、研究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一) 研究的缘起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3-18页 |
(一) 国外研究述评 | 第13-14页 |
(二) 国内研究述评 | 第14-18页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8-21页 |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8-20页 |
(二) 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兰州市市情及基本公共服务现状 | 第21-29页 |
一、兰州市的基本情况 | 第21-24页 |
(一) 经济状况 | 第21-23页 |
(二) 兰州市五区三县基本情况 | 第23-24页 |
二、兰州市基本公共服务状况 | 第24-29页 |
(一) 义务教育状况 | 第24-25页 |
(二) 医疗卫生 | 第25-27页 |
(三) 社会保障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兰州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 | 第29-39页 |
一、测评的范围 | 第29-32页 |
(一) 义务教育 | 第30-31页 |
(二) 医疗卫生 | 第31页 |
(三) 社会保障 | 第31-32页 |
二、均等化评价的标准 | 第32-35页 |
(一) 公共服务的效率观 | 第32-33页 |
(二) 公共服务的公平观 | 第33-35页 |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分析方法 | 第35-39页 |
第四章 兰州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证分析 | 第39-61页 |
一、城乡义务教育服务供给差距分析 | 第39-44页 |
(一) 兰州市城乡义务教育师资比较 | 第39-41页 |
(二) 各区县办学条件比较 | 第41-42页 |
(三) 入学率和辍学率升学率比较 | 第42-44页 |
(四) 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投资比较 | 第44页 |
二、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差距分析 | 第44-46页 |
(一) 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比较 | 第44-45页 |
(二) 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投入比较 | 第45-46页 |
三、城乡社会保障服务均供给差异 | 第46-49页 |
(一) 城乡社会保障支出的差距 | 第46-48页 |
(二) 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的差异 | 第48-49页 |
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及满意度现状 | 第49-55页 |
(一) 义务教育服务需求及满意状况 | 第49-51页 |
(二) 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及满意状况 | 第51-53页 |
(三) 社会保障服务需求及满意状况 | 第53-55页 |
五、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分析 | 第55-61页 |
(一) 义务教育均等化指数 | 第55-57页 |
(二) 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指数 | 第57-58页 |
(三) 社会保障均等化指数 | 第58-60页 |
(四)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指数 | 第60-61页 |
第五章 兰州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成因分析 | 第61-67页 |
一、农民居住分散化、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成本高规模效益低 | 第61-62页 |
二、公共服务体系城乡分割、丧失统筹发展基本平台 | 第62-64页 |
三、公共财政制度不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不均等 | 第64-66页 |
四、缺乏具体的均等化标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评价难 | 第66-67页 |
第六章 推进兰州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对策 | 第67-80页 |
一、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 第67-71页 |
(一) 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制度 | 第67-68页 |
(二) 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 第68-69页 |
(三) 建立城乡统一的医疗卫生制度 | 第69-71页 |
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 | 第71-73页 |
(一) 改变公共财政支出结构 | 第71-72页 |
(二) 理顺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权 | 第72-73页 |
三、建立多元化参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 第73-76页 |
(一) 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 | 第74-75页 |
(二) 建立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决策制度 | 第75-76页 |
四、设立具体的兰州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 | 第76-78页 |
(一) 设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 | 第76-77页 |
(二) 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 | 第77-78页 |
五、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法律法规 | 第78-80页 |
(一) 加强基本公共服务立法工作 | 第78-79页 |
(二) 以法律保障各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地位 | 第79-80页 |
结语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后记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