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限元法的平面包络环面蜗杆副的力学特性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3页 |
| ·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发展概况 | 第8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啮合分析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 | 第9-10页 |
| ·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副三维实体建模 | 第10-11页 |
| ·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力学性能 | 第11-12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2 一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的几何造型 | 第13-27页 |
| ·引言 | 第13页 |
| ·第一次包络过程分析与蜗杆齿面方程 | 第13-18页 |
| ·坐标系设置与坐标变换 | 第13-15页 |
| ·母平面方程和母平面的法向量 | 第15-17页 |
| ·空间一点的相对速度 | 第17页 |
| ·母平面的接触线方程 | 第17页 |
| ·蜗杆的齿面方程 | 第17-18页 |
| ·平面一次包络蜗杆副的几何造型 | 第18-26页 |
| ·平面一次包络环面蜗轮的造型 | 第19-21页 |
| ·平面一次包络环面蜗杆的造型 | 第21-25页 |
| ·三维虚拟装配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3 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的几何造型 | 第27-40页 |
| ·引言 | 第27页 |
| ·第二次包络过程分析 | 第27-29页 |
|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的造型 | 第29-31页 |
|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的造型 | 第31-38页 |
| ·蜗轮刀具的三维造型 | 第32页 |
| ·毛坯的三维造型 | 第32-33页 |
| ·虚拟加工法的思路 | 第33-34页 |
| ·利用UG/Open GRIP 进行二次开发 | 第34-37页 |
| ·毛坯的虚拟加工 | 第37页 |
| ·蜗轮轮齿模型的建立 | 第37-38页 |
| ·蜗轮模型的建立 | 第38页 |
| ·三维虚拟装配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4 一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副的有限元分析 | 第40-58页 |
| ·接触问题的有限元法 | 第40-41页 |
| ·ABAQUS 的介绍 | 第40页 |
| ·接触问题的有限元法 | 第40-41页 |
| ·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传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41-47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1-45页 |
| ·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 ·单个轮齿的接触载荷分布 | 第47-52页 |
| ·自适应网格重划技术 | 第47-48页 |
| ·基础模型的建立 | 第48-50页 |
| ·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 ·倾斜角β对于接触载荷分布的影响 | 第52-57页 |
| ·不同 β 角时的仿真分析 | 第52-54页 |
| ·接触力在蜗轮轮齿之间的分布 | 第54-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5 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副的有限元分析 | 第58-62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8-59页 |
| ·分析结果 | 第59-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6 结论 | 第62-64页 |
| ·全文总结 | 第62-63页 |
| ·展望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 附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