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7-11页 |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第7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第7-10页 |
| 1.3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 1.4 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 2 以买卖作为借款合同担保的合同效力之争 | 第11-14页 |
| 2.1 有效说 | 第11-12页 |
| 2.2 无效说 | 第12-14页 |
| 3 对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24条的分析 | 第14-17页 |
| 3.1 以朱某案作为指导性案例的缘起 | 第14页 |
| 3.2 第24条对买卖合同效力问题的态度 | 第14-15页 |
| 3.3 适用新规定实际效果的变化 | 第15页 |
| 3.4 债权人享有优先受偿权的法定情形 | 第15-17页 |
| 4 后让与担保理论的分析 | 第17-20页 |
| 4.1 后让与担保的含义 | 第17页 |
| 4.2 后让与担保和让与担保的关系 | 第17-18页 |
| 4.3 后让与担保在司法实践中的效力 | 第18-19页 |
| 4.4 后让与担保的实现方式 | 第19-20页 |
| 5 借款合同与买卖合同混合的启示与建议 | 第20-24页 |
| 5.1 探寻合同目的,准确认定法律关系 | 第20-21页 |
| 5.2 明辨合同效力,分清合同无效的情形 | 第21-23页 |
| 5.3 追求公平正义,合理分配当事人之间的法律风险 | 第23-24页 |
| 结语 | 第24-26页 |
| 注释 | 第26-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29页 |
| 致谢 | 第29-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