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1-2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1.1 PPCPs的污染现状 | 第11页 |
1.1.2 三氯卡班的特性分析 | 第11-13页 |
1.1.3 三氯卡班的处理技术研究 | 第13-14页 |
1.2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技术 | 第14-19页 |
1.2.1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概述 | 第14-15页 |
1.2.2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作用机理 | 第15-17页 |
1.2.3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用于污染治理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 第17-19页 |
1.3 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特性与研究 | 第19-23页 |
1.3.1 二氧化钛的晶型结构与电学性质 | 第20-21页 |
1.3.2 二氧化钛的光催化原理 | 第21-23页 |
1.4 活性炭纤维的特性与研究 | 第23-24页 |
1.5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6 参考文献 | 第25-29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第29-3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2.1.1 三氯卡班的基本性质 | 第29页 |
2.1.2 实验所用试剂 | 第29-30页 |
2.2 实验装置 | 第30-32页 |
2.3 实验仪器 | 第32-33页 |
2.4 分析方法 | 第33-38页 |
2.4.1 TiO_2/ACFs复合材料表征及成分性质分析 | 第33-34页 |
2.4.2 三氯卡班溶液的测定 | 第34-36页 |
2.4.3 能量效率分析 | 第36页 |
2.4.4 TOC和溶液pH的测定 | 第36页 |
2.4.5 TCC溶液急性生物毒性测定 | 第36页 |
2.4.6 TCC降解中间产物的分析与测定 | 第36-37页 |
2.4.7 反应机理分析 | 第37-3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8页 |
2.6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第三章 二氧化钛/活性炭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第39-51页 |
3.1 引言 | 第39-40页 |
3.2 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实验操作 | 第40-41页 |
3.2.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0-41页 |
3.2.2 表征实验操作 | 第41页 |
3.3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第41-48页 |
3.3.1 XRD分析 | 第41-43页 |
3.3.2 SEM分析 | 第43-44页 |
3.3.3 XRF分析 | 第44-45页 |
3.3.4 BET分析 | 第45-46页 |
3.3.5 XPS分析 | 第46-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页 |
3.5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第四章 二氧化钛/活性炭纤维复合材料协同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去除水体中三氯卡班的研究 | 第51-64页 |
4.1 引言 | 第51-52页 |
4.2 DBD/TiO_2/ACFs反应系统协同去除三氯卡班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2-57页 |
4.2.1 电源放电功率对三氯卡班去除率以及能量效率的影响 | 第52-54页 |
4.2.2 溶液初始浓度对三氯卡班去除率和能量效率的影响 | 第54-55页 |
4.2.3 TiO_2/ACFs催化剂圆片半径对于三氯卡班去除率和能量效率的影响 | 第55-57页 |
4.3 TiO_2/ACFs材料的重复利用率 | 第57-58页 |
4.4 TCC反应液TOC和pH变化 | 第58-59页 |
4.5 TCC反应液急性毒性变化 | 第59-6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4.7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第五章 三氯卡班在DBD/TiO_2/ACFs反应系统中降解机理与路径研究 | 第64-78页 |
5.1 引言 | 第64页 |
5.2 三氯卡班去除机理研究 | 第64-69页 |
5.2.1 吸附试验 | 第64-65页 |
5.2.2 载气试验 | 第65-67页 |
5.2.3 自由基试验 | 第67-69页 |
5.3 三氯卡班降解产物与降解路径分析 | 第69-75页 |
5.3.1 三氯卡班量子化学计算分析 | 第69-72页 |
5.3.2 三氯卡班降解产物分析 | 第72-73页 |
5.3.3 三氯卡班的降解路径分析 | 第73-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5.5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8-79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9-80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