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京津冀雾霾防治联合预警和应急制度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1 国外的立法现状第13-14页
        1.3.2 国内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5-16页
        1.4.1 研究内容第15页
        1.4.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2章 京津冀雾霾防治联合预警和应急制度概述第16-26页
    2.1 雾霾第16-21页
        2.1.1 雾霾的含义第16-17页
        2.1.2 雾霾与突发环境事件第17-20页
        2.1.3 雾霾的危害第20-21页
    2.2 雾霾预警和应急制度第21-23页
        2.2.1 预警和应急第21页
        2.2.2 预警和应急制度第21-22页
        2.2.3 雾霾预警和应急制度的内容和意义第22-23页
    2.3 京津冀雾霾联合防治第23页
        2.3.1 含义第23页
        2.3.2 必要性第23页
    2.4 京津冀雾霾防治联合预警和应急制度内容第23-26页
        2.4.1 概念和特征第23-25页
        2.4.2 主要内容第25-26页
第3章 京津冀雾霾防治联合预警和应急制度的立法和执法第26-37页
    3.1 法律渊源第26-28页
        3.1.1 法律第26-27页
        3.1.2 地方性法规第27-28页
        3.1.3 行政规章第28页
        3.1.4 其他法律渊源第28页
    3.2 组织机构及职责第28-30页
        3.2.1 北京第29页
        3.2.2 天津第29页
        3.2.3 河北第29-30页
    3.3 预警分级第30页
    3.4 预警和应急程序第30-34页
        3.4.1 监测第30-31页
        3.4.2 预报和会商第31-32页
        3.4.3 预警发布第32-33页
        3.4.4 预警级别调整和预警解除第33页
        3.4.5 应急响应第33-34页
        3.4.6 应急保障第34页
    3.5 共同执法第34-35页
        3.5.1 交通部门第35页
        3.5.2 公安部门第35页
        3.5.3 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第35页
        3.5.4 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第35页
        3.5.5 其他部门第35页
    3.6 联合执法第35-37页
        3.6.1 内容第36页
        3.6.2 成效第36-37页
第4章 京津冀雾霾防治联合预警和应急制度问题第37-42页
    4.1 缺乏统一高效的区域管理机构第37-38页
        4.1.1 表现第37页
        4.1.2 危害第37-38页
    4.2 缺乏联合立法第38页
        4.2.1 表现第38页
        4.2.2 危害第38页
    4.3 联合执法力度不足第38-40页
        4.3.1 表现和危害第38-39页
        4.3.2 原因第39-40页
    4.4 公众对雾霾知识缺乏了解第40-42页
        4.4.1 表现第40页
        4.4.2 原因第40-42页
第5章 国外雾霾预警和应急经验第42-47页
    5.1 美国第42-43页
        5.1.1 组织机构第42页
        5.1.2 联防联控第42页
        5.1.3 环境教育第42-43页
    5.2 日本第43-44页
        5.2.1 组织机构第43页
        5.2.2 雾霾预警启动条件第43页
        5.2.3 环境教育第43-44页
    5.3 英国第44-45页
        5.3.1 组织机构第44-45页
        5.3.2 环境教育第45页
    5.4 总结第45-47页
第6章 京津冀雾霾防治联合预警和应急制度完善第47-52页
    6.1 建立统一高效的组织机构第47-48页
        6.1.1 建立领导机构第47页
        6.1.2 设立法定咨询机构第47-48页
        6.1.3 合理划分环境管理权限第48页
    6.2 进行联合立法第48-50页
        6.2.1 立法前提第48页
        6.2.2 立法理念第48-49页
        6.2.3 立法目的第49页
        6.2.4 立法依据第49页
        6.2.5 主要内容第49-50页
    6.3 加强联合执法第50-51页
        6.3.1 促进协同发展第50页
        6.3.2 加强信息共享第50-51页
        6.3.3 优化执法机制第51页
    6.4 加强联动宣传和教育第51-52页
        6.4.1 统一学校教育第51页
        6.4.2 加强社会宣传第51-52页
第7章 结论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附录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撤回权研究
下一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法律问题研究--以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