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10页 |
1 导论 | 第10-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外学者关于建筑业及其生产效率的主要研究 | 第11页 |
·国内学者关于建筑业及其生产效率的主要研究 | 第11-13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我国建筑业发展现状研究 | 第15-32页 |
·建筑业简介 | 第15页 |
·建筑业的概念 | 第15页 |
·产业结构的概念 | 第15页 |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 第15-19页 |
·建筑业的产业规模稳步提升 | 第16页 |
·产业关联度不断提升 | 第16-17页 |
·建筑业是重要的劳动就业部门 | 第17-18页 |
·建筑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和警示功能 | 第18-19页 |
·我国建筑业所处的时代背景 | 第19-32页 |
·产业背景 | 第20-23页 |
·政策背景 | 第23-28页 |
·经济背景 | 第28-32页 |
3 我国建筑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2-40页 |
·建筑市场发育不完善、主体行为不规范 | 第32-34页 |
·专业市场垄断现象严重 | 第32-33页 |
·招投标工作流于形式 | 第33页 |
·行政干预仍然存在 | 第33页 |
·资质管理混乱 | 第33-34页 |
·重速度、轻质量,抢工期现象严重 | 第34页 |
·我国建筑企业收益率低,亏损成为常态 | 第34-35页 |
·建设单位压级、压价 | 第34页 |
·企业经营管理成本高 | 第34页 |
·建筑企业收益率低 | 第34-35页 |
·产业附加值低 | 第35页 |
·行业准入度低、产业集中度低 | 第35-36页 |
·行业准入度低、过渡竞争现象明显 | 第35页 |
·产业集中度低 | 第35-36页 |
·产业发展不均衡 | 第36页 |
·劳动力素质低、技术创新能力滞后 | 第36-37页 |
·劳动力素质低 | 第36-37页 |
·机械化程度低 | 第37页 |
·国际竞争力低 | 第37-38页 |
·资金计划监管能力差,融资能力不强 | 第38-40页 |
·工程建设的投资控制和资金监管欠规范 | 第38页 |
·融资能力差 | 第38-40页 |
4 生产效率模型建立与计算分析 | 第40-51页 |
·DEA 方法简介 | 第40-41页 |
·DEA 的应用与发展 | 第40页 |
·数据包络分析的思路 | 第40-41页 |
·关于DEA 模型的公理 | 第41页 |
·关于DEA 模型的基本定理 | 第41页 |
·DEA 模型的优缺点 | 第41-42页 |
·DEA 模型的优点 | 第41-42页 |
·DEA 的缺点 | 第42页 |
·指标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 第42-44页 |
·科学性 | 第42页 |
·全面优化性 | 第42-43页 |
·系统性 | 第43页 |
·通用可比性 | 第43页 |
·可行性 | 第43页 |
·结果导向性 | 第43-44页 |
·DEA 模型的选择 | 第44-46页 |
·C~2R 模型 | 第44-45页 |
·BC~2 模型 | 第45-46页 |
·建筑业生产效率计算分析指标的选取 | 第46-48页 |
·建筑业劳动力投入子系统 | 第47页 |
·建筑业资源消耗子系统 | 第47页 |
·建筑业投入资本子系统 | 第47页 |
·建筑业经济产出子系统 | 第47-48页 |
·基于C~2R、BC~2 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 | 第48-51页 |
·数据来源 | 第48页 |
·原始数据 | 第48-49页 |
·生产效率计算结果 | 第49-50页 |
·结论分析 | 第50-51页 |
5 策略 | 第51-57页 |
·加强体制改革,深化结构调整 | 第51-52页 |
·加快产业结构转变、建立健全市场机制 | 第51页 |
·深化体制改革,转变经营方式 | 第51页 |
·进一步加大资质管理的力度 | 第51-52页 |
·建立合理的人才机制 | 第52-53页 |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 第52页 |
·建立合理的用工制度 | 第52页 |
·完善招聘程序 | 第52-53页 |
·技术创新、科技创新 | 第53-54页 |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 第53页 |
·加强信息技术建设 | 第53页 |
·提高工业化率、机械化率 | 第53-54页 |
·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 第54页 |
·发展节约化、集约化的新型建筑企业 | 第54页 |
·发展低碳建筑、绿色建筑 | 第54页 |
·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 第54-55页 |
·建立对外工程承包风险保障制度 | 第54页 |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 第54-55页 |
·加强贸易方式的转变 | 第55页 |
·加强对资金运用的计划和监管,建立广泛的融资平台 | 第55-57页 |
·加强对资金运用的计划和监管 | 第55页 |
·加强政府金融政策支持 | 第55-56页 |
·鼓励企业进行联合和重组 | 第56-5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7页 |
·展望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 | 第62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