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个案社会工作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研究--以Z市救助管理站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文献综述第12-18页
        1.3.1 国内研究动态第12-15页
        1.3.2 国外研究动态第15-17页
        1.3.3 研究评述第17-18页
    1.4 研究创新点第18页
    1.5 研究依据第18-19页
        1.5.1 理论依据第18-19页
        1.5.2 技术依据第19页
        1.5.3 政策依据第19页
    1.6 研究设计第19-21页
        1.6.1 研究思路第19-20页
        1.6.2 研究方法第20-21页
第二章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现状第21-27页
    2.1 Z市救助管理站简介第21页
    2.2 Z市救助管理服务对象的基本状况、救助内容和特征第21-22页
    2.3 Z市救助管理站救助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第22-24页
        2.3.1 救助主体单一,资源整合不强,社会参与不足第22-23页
        2.3.2 救助过程重管理轻服务,真实需求得不到满足第23-24页
        2.3.3 职业乞讨及长期滞留人员等问题不能有效解决第24页
    2.4 社会工作介入的现实条件分析第24-25页
    2.5 社会工作介入的具体路径分析第25-27页
第三章 个案工作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实践第27-36页
    3.1 针对主动接受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的个案介入第27-31页
        3.1.1 个案背景第27页
        3.1.2 问题预估第27-28页
        3.1.3 服务计划第28页
        3.1.4 社工介入第28-31页
        3.1.5 评估结案第31页
    3.2 针对被动接受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的个案介入第31-36页
        3.2.1 个案背景第31-32页
        3.2.2 问题预估第32页
        3.2.3 服务计划第32页
        3.2.4 社工介入第32-34页
        3.2.5 评估接案第34-36页
第四章 社会工作个案介入的成效分析第36-39页
    4.1 社会工作个案介入成效分析第36页
    4.2 社会工作介入的优势和劣势分析第36-39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39-43页
    5.1 研究结论第39页
    5.2 相关建议第39-43页
        5.2.1 科学确定救助站功能定位,发挥机构岗位社工作用第39-40页
        5.2.2 引进社工专业价值理念和方法,提高救助工作水平第40-41页
        5.2.3 培育本土化民办社工服务机构,购买机构专业服务第41页
        5.2.4 动员参与家庭文明建设,凝聚发扬向上向善正能量第41-42页
        5.2.5 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立健全社会支持网络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附录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作者简介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蒙脱土改性及其与壳聚糖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下一篇: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临床与肌电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