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镍基和镍钴双金属催化剂用于乙醇重整制氢反应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31页
    1.1 氢能宏观背景概述第10-14页
        1.1.1 能源现状第10-11页
        1.1.2 氢能的开发和利用第11-13页
        1.1.3 氢燃料电池第13-14页
    1.2 乙醇制氢反应第14-18页
        1.2.1 乙醇制氢意义第14-15页
        1.2.2 乙醇制氢反应第15页
        1.2.3 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途经第15-17页
        1.2.4 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热力学分析以及其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第17-18页
    1.3 乙醇水蒸气重整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第18-26页
        1.3.1 氧化物类催化剂第19页
        1.3.2 贵金属类催化剂第19-20页
        1.3.3 非贵金属类催化剂第20-25页
        1.3.4 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催化剂的总结第25-26页
    1.4 钙钛矿型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研究背景第26-28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目的和内容第28-31页
        1.5.1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目的第28-29页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9-31页
第二章 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第31-38页
    2.1 实验试剂与气体第31-32页
    2.2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第32-35页
        2.2.1 实验仪器第32-33页
        2.2.2 催化剂评价条件、装载方式、原料组成及尾气分析第33页
        2.2.3 催化剂反应装置第33-34页
        2.2.4 催化性能测试数据的计算方法第34-35页
    2.3 催化剂表征第35-38页
        2.3.1 X-射线粉末衍射(XRD)第35页
        2.3.2 X-射线光电能谱(XPS)第35页
        2.3.3 比表面积(BET)第35-36页
        2.3.4 程序升温还原(TPR)第36页
        2.3.5 TG-DTA分析第36-37页
        2.3.6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第37页
        2.3.7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第37-38页
第三章 La_(1-x)K_xFe_(0.7)Ni_(0.3)O_3催化剂用于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第38-53页
    3.1 引言第38-40页
    3.2 实验部分第40-41页
        3.2.1 催化剂制备第40页
        3.2.2 催化剂性能测试第40页
        3.2.3 催化剂表征第40-41页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1-52页
        3.3.1 催化剂的XRD分析结果第41-44页
        3.3.2 催化剂的TEM和物化性质第44-46页
        3.3.3 稳定性测试后催化剂TG和DTA的分析结果第46-47页
        3.3.4 稳定性测试后催化剂的XPS分析结果第47-48页
        3.3.5 催化剂的活性测试结果第48-50页
        3.3.6 催化剂的稳定性测试结果第50-52页
    3.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LaCo_xNi_(1-x)O_3/ZrO_2催化剂用于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第53-73页
    4.1 引言第53-55页
    4.2 实验部分第55-57页
        4.2.1 催化剂制备第55-56页
        4.2.2 催化剂性能测试第56页
        4.2.3 催化剂表征第56-57页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7-69页
        4.3.1 物化性质数据第57-58页
        4.3.2 催化剂的TPR分析结果第58-59页
        4.3.3 催化剂的XRD分析结果第59-62页
        4.3.4 催化剂的活性测试结果第62-64页
        4.3.5 催化剂的稳定性测试结果第64-66页
        4.3.6 催化剂的TEM分析结果第66-67页
        4.3.7 催化剂的线扫和XRD分析结果第67-69页
        4.3.8 积碳的形成和热重分析第69页
    4.4 讨论第69-71页
    4.5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五章 Ni/Ce_(1-x)Zr_xO_2催化剂用于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第73-88页
    5.1 引言第73-74页
    5.2 实验部分第74-76页
        5.2.1 催化剂制备第74-75页
        5.2.2 催化剂性能测试第75页
        5.2.3 催化剂表征第75-76页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6-87页
        5.3.1 物化性质数据第76-77页
        5.3.2 催化剂的SEM分析结果第77-78页
        5.3.3 催化剂的TPR分析结果第78-80页
        5.3.4 催化剂的XRD分析结果第80-81页
        5.3.5 催化剂的活性测试结果第81-83页
        5.3.6 催化剂的稳定性测试结果和稳定性后催化剂的XRD分析结果第83-85页
        5.3.7 催化剂的TG分析结果第85-86页
        5.3.8 催化剂的TEM分析结果第86-87页
    5.4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8-92页
    6.1 结论第88-89页
    6.2 存在的问题第89-90页
    6.3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102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02-103页
致谢第103-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材料的性质与性能探究
下一篇:基于Ce0.8Sm0.2O1.9-(Li0.67Na0.33)2CO3复合电解质的直接碳燃料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