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0页 |
1.1 燃料电池简介 | 第10-13页 |
1.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概述 | 第13-15页 |
1.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材料 | 第15-23页 |
1.3.1 电解质材料 | 第15-19页 |
1.3.2 电极材料 | 第19-22页 |
1.3.3 连接体材料 | 第22-23页 |
1.4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展趋势 | 第23-27页 |
1.4.1 电解质材料优化 | 第23-25页 |
1.4.2 薄膜化工艺 | 第25页 |
1.4.3 电极材料优化 | 第25-26页 |
1.4.4 电池结构优化 | 第26-27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方向及主要内容 | 第27-30页 |
第二章 Sr_2Fe_(1.5)Mo_(0.5)O_6钙钛矿阳极对醇类燃料的利用 | 第30-44页 |
2.1 引言 | 第30-3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2-35页 |
2.2.1 材料制备 | 第32-33页 |
2.2.2 单电池制备 | 第33-34页 |
2.2.3 单电池测试 | 第34页 |
2.2.4 材料及样品表征 | 第34-35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35-43页 |
2.3.1 粉末样品表征 | 第35-38页 |
2.3.2 单电池片形貌 | 第38-40页 |
2.3.3 单电池片性能 | 第40-43页 |
2.3.4 抗积碳性能 | 第43页 |
2.4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单部件燃料电池性能及其离子电子混合电导的影响 | 第44-62页 |
3.1 引言 | 第44-46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3.2.1 材料制备 | 第46页 |
3.2.2 表征方法 | 第46页 |
3.2.3 电导率测定 | 第46-47页 |
3.2.4 单电池测试 | 第47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47-55页 |
3.3.1 结构和形貌 | 第47-50页 |
3.3.2 直流电导率 | 第50-51页 |
3.3.3 单电池性能 | 第51-55页 |
3.4 结果讨论 | 第55-5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9-62页 |
第四章 LiNi_(0.5)Mn_(1.5)O_4尖晶石阴极性能及其吸放氧特性 | 第62-84页 |
4.1 引言 | 第62-64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64-65页 |
4.2.1 热化学性质测试 | 第64页 |
4.2.2 直流电导率测试 | 第64页 |
4.2.3 电极性能测试 | 第64-65页 |
4.2.4 氧离子吸放性能测试 | 第65页 |
4.2.5 表面元素价态测试 | 第65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65-79页 |
4.3.1 热化学性质 | 第65-68页 |
4.3.2 直流电导率 | 第68-69页 |
4.3.3 电极性能 | 第69-71页 |
4.3.4 长期稳定性 | 第71-75页 |
4.3.5 氧离子吸放能力 | 第75-77页 |
4.3.6 表面元素价态分析 | 第77-79页 |
4.4 结果讨论 | 第79-8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1-84页 |
第五章 四电极交流阻抗法及其对Gd_(0.1)Ce_(0.9)O_2电解质的应用 | 第84-100页 |
5.1 引言 | 第84-85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85-87页 |
5.2.1 样品制备 | 第85-86页 |
5.2.2 两电极及四电极连接方式下的交流和直流测试 | 第86页 |
5.2.3 四电极测试所得电阻的来源验证实验 | 第86-87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87-98页 |
5.3.1 交流阻抗测试结果 | 第87-89页 |
5.3.2 直流测试结果 | 第89页 |
5.3.3 四电极测试所得电阻的来源验证 | 第89-93页 |
5.3.4 交流阻抗谱数据拟合分析 | 第93-96页 |
5.3.5 电导率和活化能 | 第96-9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0-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18-120页 |
致谢 | 第120-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