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5-17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低水泥剂量稳定级配碎石结构类型及强度形成机理 | 第17-21页 |
2.1 低水泥剂量级配碎石结构类型 | 第17-19页 |
2.2 低水泥剂量稳定级配碎石结构强度形成机理 | 第19-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低水泥剂量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组成设计 | 第21-35页 |
3.1 原材料基本性能检测 | 第21-22页 |
3.2 低水泥剂量稳定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 | 第22-24页 |
3.2.1 级配类型确定 | 第22页 |
3.2.2 骨架密实Ⅰ型级配设计 | 第22-23页 |
3.2.3 骨架密实Ⅱ型级配设计 | 第23-24页 |
3.3 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 第24-30页 |
3.4 低水泥剂量稳定级配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 | 第30-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5页 |
第四章 低水泥剂量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 | 第35-45页 |
4.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 第35-37页 |
4.1.1 集料的质量控制 | 第35-36页 |
4.1.2 水泥的质量控制 | 第36-37页 |
4.1.3 施工用水的要求 | 第37页 |
4.2 施工准备 | 第37页 |
4.2.1 施工机械的准备 | 第37页 |
4.2.2 运输设备的准备 | 第37页 |
4.2.3 摊铺和压实设备的准备 | 第37页 |
4.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点 | 第37-43页 |
4.4 低水泥剂量稳定级配碎石基层试验路施工控制指标 | 第43页 |
4.4.1 压实度 | 第43页 |
4.4.2 现场回弹模量 | 第4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五章 低水泥剂量稳定级配碎石基层试验路工程 | 第45-51页 |
5.1 低水泥剂量稳定级配碎石基层试验路实施方案设计 | 第45页 |
5.1.1 沈环线大修工程简介 | 第45页 |
5.1.2 试验路方案设计 | 第45页 |
5.2 低水泥剂量稳定级配碎石基层试验路路面结构设计分析 | 第45-48页 |
5.2.1 试验路结构方案 | 第45-46页 |
5.2.2 交通量统计 | 第46页 |
5.2.3 试验路结构验证 | 第46-48页 |
5.3 试验路施工配合比设计 | 第48-49页 |
5.3.1 原材料性质 | 第48页 |
5.3.2 低水泥剂量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设计 | 第48-49页 |
5.4 低水泥剂量稳定级配碎石基层试验路施工控制指标检测 | 第49-50页 |
5.4.1 压实度检测 | 第49-50页 |
5.4.2 现场回弹模量检测 | 第5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低水泥剂量稳定级配碎石基层试验路实施效果和评价 | 第51-63页 |
6.1 试验路路面检测内容和方法 | 第51页 |
6.2 路面平整度检测和评价 | 第51-54页 |
6.3 路表弯沉检测和评价 | 第54-55页 |
6.4 路面裂缝检测和评价 | 第55-6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63页 |
7.2 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作者简介及发表论文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